一行六人终于上得桥来。迎接我们的是两旁对立的灯柱,一盏盏古典的玻璃灯罩举着暖目的金黄。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行六人终于上得桥来。迎接我们的是两旁对立的灯柱,一盏盏古典的玻璃灯罩举着暖目的金黄。靠在厚实的石栏上,可以俯见近旁桥墩的木架上,一排排都是栖定的白鸥,虽然夜深风寒,却不见瑟缩之态。(    ),像童话的插图。
桥真是奇妙的东西。它架在两岸,原为过渡而设,但是人上了桥,却不急于赶赴对岸,反而耽赏风景起来。原来是道路,却变成了看台,不但可以仰天俯水,纵览两岸,还可以观停随意,从容漫步。爱桥的人没有一个不恨其短的,最好是永远走不到头,让魁梧的桥把你凌空托在波上,背后的岸追不到你,前面的岸也捉你不着。于是你超然世外,不为物拘,简直是以桥为鞍,骑在一匹河的背上。河乃时间之隐喻,不舍昼夜,又为逝者之別名。然而逝去的是水,不是河。自其变者而观之,河乃时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河又似乎永恒。桥上人观之不厌的,也许就是这逝而犹在、常而恒迁的生命。而桥,两头抓住逃不走的岸,中间放走抓不住的河,这件事的意义,可供玄学家去冥想,能让诗人来歌咏,会使建筑师在苦思……
18. 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岸上灯光倒漾在远处的河面上,温柔之中带着神秘
B. 远处的河面倒漾着岸上的灯光,温柔之中带着神秘
C. 岸上的灯光倒漾在远处的河面上,神秘之中带着温柔
D. 远处的河面倒漾着岸上的灯光,神秘之中带着温柔
19.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以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的比拟进行简要分析。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不但可以看天看水看两岸,还可以看看停停,慢悠悠地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18. B    19. 文中句子把“河”当做“马”来写,体现出比拟的特点。②“骑”本是对马的动作,用于“河”,使人在桥上的静止动作有了强烈的动感。③将本用于马的数量词“一匹”用于“河”,使河呈现生命感。    
20. ①句式表达不同:改句句式散乱,表达随意;原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②语体风格不同:改句口语化,与文段风格不协调;原句用“仰”“俯”“纵”等词语和整齐的句式,用词典雅,富有文采,与整个文段风格一致。③情感强弱不同:改句客观叙述,语气比较平淡,不符合作者当时情绪:原句简洁畅快,体现激动欢快的情绪。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远处的河面”呼应上文“近旁的桥墩木架上”,体现了作者“俯见”顺序的先近后远,同时以“河面”为陈述主体,与后面“插图”搭配得当,而以“岸上的灯光”为陈述主体,观察的视角发生变化,体现不出“俯见”,排除AC。
“温柔之中带着神秘",重点强调的是“神秘”,与下文“像童话的插图”语意衔接更紧,排除CD。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此处把桥比作“鞍”,说“骑在一匹河的背上”,也是把河当做“马”来写,是比拟中的拟物;桥本来是不动的,但因为河水流动,所以作者说在桥上如同骑在“一匹河”上,通过这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河流带给静止的桥上人的动态感;河本来是“一条”,用“一匹”来形容,河水的奔腾便有了骏马般的生机与活力,使河呈现生命感。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句说“仰天俯水”“纵览两岸”“观停随意”“从容漫步”都是整齐的四字短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鲜明,改句“看天看水看两岸”“看看停停,慢悠悠地走”句式太随意,没有这种朗朗上口之感;同时,这些四字短语是较为典型的文白相间的表达,可以说用语典雅,富有美感,而改句则过于口语化,与文段的基本风格也不符合。
从情感表达上来说,“仰天俯水,纵览两岸”“观停随意,从容漫步”体现出一种自在观景、游目骋怀感觉,显得情绪十分愉悦;而改句则显得十分平淡,只说“看天看水看两岸”,没有“俯仰”“纵览”之所见均为美景之感,“看看停停,慢悠悠地走”只能看出人物逗留,而没有自在观赏的从容悠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