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世为农家,九岁能文,毕士安见而器之。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他作文著书,多涉及规劝讽谏,因此很不被流俗所容,所以屡次被贬斥。跟他交游的必定是儒雅之人,对有文学才能的年轻晚辈,他总是极力称赞褒扬他们。
“为文著书”是四字短语,“文”“书”分别是“为”“著”的宾语,“多”则修饰“涉规讽”,指大多涉及规劝讽谏,故在“多”前停顿,排除AD;
“后进有词艺者”是定语后置句,指有词艺的后进之人,故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长官为尚书”错误,大理寺的长官为大理寺卿。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原文内容的能力。
B.“参与修撰《太祖实录》时坚持秉笔直书,皇帝因此命宰相劝诫他”错误,原文“禹偁抗疏雪铉,请论道安罪,坐贬商州团练副使。上以其性刚直不容物,命宰相戒之……”“真宗即位,复知制诰。预修《太祖实录》”,可见,“皇帝因此命宰相劝诫他”是道安诬讼徐铉事件之后,而非参与修撰《太祖实录》时。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省”,精简;“资”,帮助;“厚”,增强。
(2)“抗疏”,直言上书;“雪”,洗雪;“坐”,因此。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找到原文相关内容“咸平四年,州境群鸡夜鸣,经月不止;冬雷暴作。禹偁手疏自劾。上遣内侍劳问,醮禳之,询日官,云:‘守土者当其咎。’上惜禹偁才,是日命徙蕲州”,意思是:咸平四年,群鸡夜晚鸣叫,过了一个月还不停止;冬季里突然响起了雷声。王禹偁亲笔写下奏章检举自己的过失。皇上派遣宦官乘坐驿站的专车前往慰问,并且举行祭神消灾的祭祀仪式。皇上又就这些灾异之事询问掌管天象历数的官员,该官员说:“治理当地的官员将承受这一灾祸。”皇上爱惜王禹偁的才能,当天下令让他调任蕲州知州。分析可知,他所管辖的境内出现异象,他主动上疏自请处分,日官认为治理当地的官员将承受这一灾祸,皇帝爱惜他的才能,因此让他调任为蕲州知州。
参考译文:
王禹偁字元之,是济州钜野(今山东钜野)人。世代务农,九岁就能写文章,毕士安见到后对他非常器重。(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考取进士,任长洲知县。与他同榜考中进士的罗处约当时正做吴县知县,每天和他互相赋诗唱和,很多人传诵他们的诗文。端拱二年,太宗听说他的才名,召来面试,提拔为右拾遗,让他在史馆任职,赐给他红色的官服(赏穿红袍)。旧例,赏赐红帛者都赐给涂着金银的带子,这次皇上特例下令用花犀皮带赐给他以示荣宠。王禹偁献上一篇《御戎十策》:“臣的愚见以为,在外应根据战争形势而提高将帅的权威,改派遣间谍去离间分化敌方的队伍,下诏感动边区人民,对内则应精简官员以使经费宽松,信任重用大臣来帮助谋划,禁止游荡懒惰以增强人民实力。”皇帝高度地赞扬了他。
端拱二年(989),皇帝亲自考试贡士,召王禹偁赋诗,他立刻一挥而就。皇上高兴地说:“这诗不出一个月就可传遍天下。”署理大理寺,庐州妖尼道安诬告徐铉(南唐旧臣,因道安诬告被贬),道安应当反坐治罪,有诏令不对其治罪。王禹偁上疏直言,为徐铉洗刷冤屈,请求判道安的罪,因此犯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皇上因为王禹偁性情刚直,不能容人,命宰相劝诫他。又被召回京任礼部员外郎,再次任知制诰。多次向皇上进献征讨李继迁的巧计,他认为对李继迁不必要劳师动众去诛杀,自然可以用巧计智取。说是应该明确地公布李继迁的罪恶,告谕中外,再设立重赏,给以很高的官方价钱,则李继迁的身首,便不是被枭挂示众就是被擒获。后来潘罗支射死李继迁,西夏人对宋朝臣服,果如王禹俑所献计策一样。
至道元年(995),被召入翰林院做翰林学士,主持审官院。对皇上诏令中不适当的地方,他多有议论上奏。真宗即位,又知制诰。预修《太祖实录》,公正地记载当时的事。后来做黄州知州。咸平四年,群鸡夜晚鸣叫,过了一个月还不停止;冬季里突然响起了雷声。王禹偁亲笔写下奏章检举自己的过失。皇上派遣宦官乘坐驿站的专车前往慰问,并且举行祭神消灾的祭祀仪式。皇上又就这些灾异之事询问掌管天象历数的官员,该官员说:“治理当地的官员将承受这一灾祸。”皇上爱惜王禹偁的才能,当天下令让他调任蕲州知州。王禹偁上表谢恩,表文中有“宣室鬼神之问,不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止期身后”的语句。皇上感到奇怪,果然王禹偁到达蕲州后不到一个月就死了,享年四十八岁。皇帝听到讣信,非常悼念他,送给他家厚重的葬礼钱。
王禹偁作文章敏捷迅速,词采富丽渊博,遇事敢于发言,喜欢品评人物,以直道立身、履行道义为己任。他作文著书,多涉及规劝讽谏,因此很不被流俗所容,所以屡次被贬斥。跟他交游的必定是儒雅之人,对有文学才能的年轻晚辈,他总是极力称赞褒扬他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