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弱,然道难,秦强收不能得之。秦王诈,责匠凿五牛,朝坠金于其后

七、阅读下面有关“五丁开山”传说来历的文言文(有改动),回答下列小题
五 丁 开 山
蜀国弱,然道难,秦强收不能得之。秦王诈,责匠凿五牛,朝坠金于其后,曰:牛便金。许于蜀。蜀王贪,欲五牛。时蜀有五力士,千斤力,无人敌。王遣五丁开山迎牛。 
五牛归蜀,成都怒。秦闻道通虽悦,然惧五丁勇,不进。  
时三十二,秦悉其好色,故以胭粉惑之:“牛,虽吾过;今有女,数五,绝色国香,愿许之,以谢罪。”蜀王忘旧,闻之,重遣五丁,还到梓潼。有穴见大蛇,为患。五人欲诛之,遂竭五人之力,以手揽之,抴蛇出洞。霎,山崩,即压杀五人及秦女,而山分为五岭。 
闻五丁亡,蜀道通,秦无惮,军至,蜀王卒。
2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   诈:欺骗
B.于蜀   许:答应
C.有穴大蛇 见:通“现”,出现
D.蜀道   通:通达
25.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道难    惧五丁勇
B.谢罪    手揽之
C.愿许    五人欲诛
D.许蜀    朝坠金其后
26.下列各句都是省略句,括号中补出的词语是省略的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蜀王)三十二
B.(五丁)还到梓潼
C.(蜀王)闻五丁亡
D.(五丁)以手揽之
27.翻译上文中的画线句。
①责匠凿五牛,朝坠金于其后
②蜀王忘旧,闻之,重遣五丁
 
答案
24.D
25.A
26.C
27.① 秦王责令工匠凿五头牛,每天在牛屁股后摆上一堆金子。
②. 蜀王忘记了旧仇,知道这个好消息,再次派遣五个壮士去秦国。
解析
24.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D项,“蜀道通”,“通”如解释为“通达”,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上文说“蜀国弱,然道难,秦强收不能得之”,后来五丁开山,“秦无惮,军至,蜀王卒”,可见“通”应解释为“通行,畅通”。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25.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A项,两个“然”都表示转折,然而。B项,“以谢罪”,“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以手揽之”,“以”是介词,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可译为“用”。C项,“愿许之”,“之”是代词,从文中的语境来看,“之”应是代蜀王;“五人欲诛之”,“之”是代词,代蛇。D项,“许于蜀”,“于”介词,向;“朝坠金于其后”,“于”,介词,在。
2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以及文意的把握。C项,“(蜀王)闻五丁亡”错误,从文中来看,“闻五丁亡,蜀道通,秦无惮,军至,蜀王卒”,从“秦无惮……”可知应该是“秦王”,这句话是说“听说五个壮士死了,蜀国的道路也通了,秦国感到没有什么害怕的了,于是进军蜀国,蜀王也就死了”
27.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句首添加主语“秦王”;“责”,责令;“朝”,名词做状语,每天;“坠金于其后”,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其后坠金”,“于”,在,“其”代词,代“牛”。第二句中,“旧”,形容词做名词,旧仇;“闻”,听说,知道;“之”,代词,代这件事;“重”,再次;“遣”,派遣。
文言文参考译文
蜀国弱小,然而道路艰险,秦国想要强行攻占一直没有办法。于是秦王就欺骗蜀王,他责令工匠用石头凿了五头牛,每天在石牛屁股后面摆上一堆金子,谎称石牛会下金子的,并答应把它们送给蜀国。蜀王很贪婪,想要得到这五头牛。当时蜀国有五个大力士,力大无比,无人能敌。蜀王就派他们打开山路迎接五头金牛。
五头牛到达蜀国,其实只是石牛,蜀王很生气。秦国知道道路已通虽然很高兴,然而还是害怕五个壮士的神勇,不敢进兵。
当时蜀王只有32岁,秦王知道他很好色,因此想用女色迷惑他。他派人告诉蜀王:“金牛事件是我的不是,但我现在有五个绝色美女,愿意送给你来谢罪。”蜀王忘记了旧仇,得知这个好消息后,再次派五个壮士去秦国接美女。回到梓潼时,看到一个山洞中有一条大蛇,担心它危害百姓。五个壮士想要杀死它,于是五人竭尽全力,用手拉着蛇,要把蛇拖出洞。霎时间,山倒塌了,就把五人和秦国的美女压死了,那座大山也分为五座山岭。
听说五个壮士死了,蜀国的道路也通了,秦国感到没有什么害怕的了,于是进军蜀国,蜀王也就死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