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化历来重视人心民意,并由此认识到道义对于人心民意的统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化历来重视人心民意,并由此认识到道义对于人心民意的统合作用。在中国历史上,身为    的孔子第一个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念。“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指出行政法律等治理手段只能从外在规范层面约束百姓的   ,而德礼代表的道德教化则可以令百姓在内心为之感化而归服。孔子之后,孟子、荀子都继承了孔子这一德政思想。孟子讲“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在孟子看来,道德具有上行下效、      的特点,在对人心施加影响方面,“德”比“力”更能感召人心,因此如果一个政权能够居仁行义、以王政待民,那么“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百姓归顺这一政权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       。与孟子相近,荀子提出“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的观点,认为只有符合道义的政权才与民心相通,才能收获民意、称王天下,而单纯以武力、财富为基础的政权都不得不仰仗外在条件,因此是不稳固的。此后,在中国的历史语境中,符合道义成为权衡一个政权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本依据,“保民而王”也因此被视作政权获取合法性的唯一途径。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代楷模   一言一行   潜移默化   锐不可当
B 万世师表   言谈举止   潜移默化   势不可挡
C. 一代楷模   言谈举止   耳濡目染   势不可挡
D. 万世师表   一言一行   耳濡目染   锐不可当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此后,在中国的历史语境中,符合道义成为权衡一个政权具有合法性的根本依据。
B. 在中国此后历史语境中,符合道义成为衡量一个政权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本依据。
C. 此后,在中国的历史语境中,符合道义成为衡量一个政权具有合法性的根本依据。
D. 在中国此后的历史语境中,符合道义成为权衡一个政权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本依据。
19.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作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 在对人心施加影响方面,“德”比“力”更能感召人心。
C. 孟子讲“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D. 荀子提出“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的观点。
答案】17. B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处,一代楷模,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万世师表,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根据语境可知,孔子应该是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而并非仅仅是一个时代的,故应选“万世师表”。
第二处,一言一行,指每句话,每个行动。言谈举止,指人的言语、举动、行为。此处语境中是“约束”,“言谈举止”更合适。
第三处,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主体大多是人。由语境“道德具有上行下效……的特点”可知,这里说的是道德具有的功效,如使用“耳濡目染”则对象不当,应使用“潜移默化”。
第四处,锐不可当,指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势不可挡,指来势迅猛,不可抵挡。由语境“百姓归顺这一政权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可知,这里是形容百姓归顺这一政权的来势之迅猛,应使用“势不可挡”。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
“此后,在中国的历史语境中,符合道义成为权衡一个政权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本依据”,原句有两处语病,一处是“权衡一个政权”搭配不当,“权衡”与“政权”动宾搭配不当,可以改为“衡量”,排除AD;
另一处是“符合道义成为……是否具有合法性”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前面“符合道义”是一种情况,后面“是否”是两种情况,排除BD。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
B项,引号表示行文中需要着重说明的词语;
ACD三项的引号都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故选B。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