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下列关于其形成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关于该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 扇形地下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适合农耕 B. 从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颗粒物逐渐变大
C. 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D. 地表物质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
24. 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
A. 河流源头 B. 河流出山口 C. 河流中下游 D. 河流入海口
2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色地层指示还原环境 B. 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氧化环境
C. 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深海环境 D. 破碎的贝壳指示滨海环境
答案】23. A    24. B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扇形地下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适合农耕,A正确。由图可知,从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颗粒物呈现砾石、细沙、沙土、粘土的变化,颗粒逐渐变小,B错误。由图可知,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浅,C错误。 地表物质主要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D错误。故选A。
【24题详解
该地貌为山前冲积扇,主要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B正确,故选B。
【25题详解
岩石颜色往往其中所含的元素离子颜色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铁,铁在氧化环境下往往形成三价铁,使岩石呈红色,指示干热气候;还原环境下的铁往往是二价的,呈现绿色、灰绿色,指示冷的气候或者埋藏缺氧的条件。A、B错误。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 ,C错误。破碎的贝壳指示滨海环境,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冲积扇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26. 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下列关于其形成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被稀疏容易风化 B. 气候温暖降水充沛 C. 石灰岩可溶性强 D. 流水侵蚀作用强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题意表明,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气候温暖、降水充沛会使得径流量大,溶蚀力强,因此气候温暖降水充沛 、石灰岩可溶性强、流水侵蚀作用强都是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B、C、D不符合题意;风化作用对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影响较小,因此植被稀疏、容易风化不是桂林山水的形成条件,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27. 以下关于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 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水平方向上海洋上空高于陆地上空
C. 近地面大气中杂质含量一般为陆上少于海上,城市多于乡村
D. 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干洁空气的组成成分中,氮气和氧气约占99%,氮气和氧气是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下垫面,海洋上水汽来源比陆地丰富,因此大气中水汽含量水平方向上海洋上空高于陆地上空,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大气中的固体杂质主要来源于下垫面,杂质来源陆地大于海洋、城市大于乡村,因此近地面大气中杂质含量一般为陆上多于海上,城市多于乡村,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28. 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从39千米高空跳下,下落途中(   )
A. 大气温度一直升高 B. 温度先升高后降低 C. 温度先降低后升高 D. 大气气压一直降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顶平均高度为12千米,离地面12千米至50千米为平流层,离地面50千米以上高层大气。题意表明,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从39千米高空跳下,此人应从平流层跳下,下落途中经平流层和对流层。平流层气温向下降低,对流层气温向下升高,因此下落途中大气温度先降后升,A、B错误,C正确;海拔越低,空气密度越大,往往气压越高,因此下落途中大气气压一直升高,D错误。故选C。
【点睛】
29.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 散射作用 B. 反射作用 C. 直射作用 D. 吸收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晴朗时,大气以分子散射为主,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外被散射的强度更大,因此天空即呈现蔚蓝色。由此可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
【点睛】由于分子散射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所以太阳光谱中紫光的散射比红光强得多,这就造成大气的散射光谱(散射光能量按波长的分布)对于入射的太阳光谱而言,向短波方向移动。因太阳光谱在短波段中以蓝光能量最大,所以在晴空大气浑浊度小时,在大气分子的强烈散射作用下,天空即呈现蔚蓝色。但当大气浑浊时,由于大气气溶胶的米散射作用,散射光强与波长没有显著的关系,从而使天空呈现灰白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