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

(一)阅读文章选段,完成6~9题。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B.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C.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D.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解析:“水亦甚清”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A项;“至是”即至今日,句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B项;“阻风不行”即因风阻(船)不能行走,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选C项。
答案:C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白”指的是盛唐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号香山居士,又号“谪仙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B.“州治”指的是古时一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官署,亦指它的所在地。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治”“州治”,类似于今天各省的省会。
C.“奉化军节度”意为奉化军管辖。军,南唐至宋朝时的区划名称。节度,这里是管辖的意思。
D.“东坡先生”指的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解析:李白号“青莲居士”。“香山居士”是白居易的号。
答案:A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段记八月二日所见之景,突出大孤山之奇: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结尾几句,交代六日行程,显现日记体之特色。
B.作者主要通过小孤山与大孤山的对比交代了大孤山的奇特之处——突兀、怪奇、杰然,突出大孤山的整体风貌。
C.作者通过对大孤山一带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他虽力主抗金而罢官,但仍然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D.作者在记述过程中,随时融合抒情和议论,并将有关的传闻逸事、前人诗句都信手拈来,这样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
解析:“突兀、怪奇、杰然”是小孤山的整体特点。
答案:B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译文: 
 
(2)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译文: 
 
答案:(1)大孤山的四周都是茫茫无垠的江水,远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
(2)岸上的红色的土,像墙壁一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