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诗经·蒹葭》,完成下面各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4.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5.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中的“长”“跻”“右”分别突出了道路怎样的特点? 在诗中反复吟咏有什么作用? 
6.每小节开头的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这些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蒹葭萋萋”的“萋萋”也写作“凄凄”,下面诗句中与其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A.良友日零落,凄凄独无伴。    B.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
C.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D.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8. 对本诗的解读欣赏,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
    A.“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B. 本诗主要叙写一位追求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
    C.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D.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但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10.每小节结尾句中的“宛”是什么意思?在诗中反复使用,有什么作用?
11.这首诗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              
12.请写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在本诗中的作用。
13. 请解释这首诗中波浪线的句子。
二.答案:
1.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3.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4.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5. 突出道路的漫长(遥远)、高峻(险峻),曲折。反复吟咏,渲染道路的遥远与艰险,侧面烘托对意中人的执着不变的追寻,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6. 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7.B  8.D  9.D  解析:这首诗抒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之情,而没有绝望情绪的流露。
10.宛是仿佛的意思,写出了“伊人”的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了主人公惆怅失望的感情。 
11.重章叠句
12.①点明季节和时间;②渲染冷清、萧瑟的氛围。
13. 主人公追寻的那个人,在河的那一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