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艺术崇尚空灵之美,中国古代诗学亦复如此。空灵美作为中国古代诗作艺境的极致,占有极高的地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的艺术崇尚空灵之美,中国古代诗学亦复如此。空灵美作为中国古代诗作艺境的极致,占有极高的地位。许多诗论家往往拈出一些妙语金言式的象喻和独标一格的范畴对此加以认识,诸如“镜花水月”“神”“味”“诗无达诂”“诗不可解”,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古代诗学着意虚无、标举空灵的审美追求。
   “镜花水月”,是中国诗论史上一个常见的比喻,其渊源来自佛典,后移之论诗。严羽说:“盛唐诗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正如屠隆所说:“诗道之所贵者,在体物肖形,传神写意,妙入玄中,理超象外,镜花水月,流霞回风,人得之解颐,鬼闻之欲泣也。”“镜花水月”作为佛喻,移来论诗,形象地说明了诗作的审美特质:诗不必实求,应以空灵淡远为尚。
“神”,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之一。中国诗论家言最高的审美境界,称之为“神”而不言“美”。“神”之于诗作,往往要求诗人塑造一种神化境界。司空图称之为“脱有形似,握手已违”“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王士祯号为“得其神而遗其形,留其韵而忘其迹”。神的奥秘就是“空”,就是“虚”。它之于诗作,非是诗作中的一个元素,而是从象外、言外、意外显露出来的超越性新质。明人彭辂说:“盖诗之所以为诗者,其神在象外,其象在言外,其言在意外。”“神”的审美特质是即形色又超形色,即感观又超感观,具有妙造自然、神超理得的空灵之美。正可谓“无迹之迹诗始神”。
“味”,被应用于说诗论艺,就已脱离了生理层面上的形质。孔子听了《韶》乐之后用“三月而不知肉味”来形象说明音乐动人的美感力量。司空图要求诗味“妙在成酸之外”。苏轼也认为“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其意在说明作为美学意义的“味”,其本身就具有“离形得似”的超越性,中国古代诗论对诗味讲究有多重之味,刘勰要求有“余味”,提出了“余味曲包”说,即要求诗作有言外之意的余味,以便达到以复意为工的境界。司空图直接提出了“味外之旨”说,要求诗歌有味外之味,多重之味至少两重味,以至诗作有无穷之味,如“味之不厌”“寻味不穷”“味之无极”等等。因此“味”之于诗作,它超乎形体,总给人一种空灵通脱、深邃无穷之感。只有这样才给审美接受者提供了一种想象创造的阔大空间。
“镜花水月”“神”“味”“诗无达诂”“诗不可解”等,虽然范畴各异,但其内在的统一性却旨归于空灵。诗歌“以若有若无为美”,这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范式。因此,空灵美是中国诗歌特有的诗化感觉方式,是诗歌作品所追求的极境。
(节选自李洪先《论中国古代诗歌的空灵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灵之美不仅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追求,也是中国古代诗学追求的美学极境。
B.“镜花水月”“羚羊挂角”“空中之音,相中之色”皆可用来形容诗歌的空灵之美。
C.因为中国古代人们信仰崇拜“神”,所以“神”也是中国诗论家言最高的审美境界。
D.“味”是中国古代诗论的又一美学标准,即含蓄蕴藉有言外之意,给人深邃无穷之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指出了中国诗学空灵美的特点,并概括指出古代诗论家对此特点的认识。
B.为了说明“诗不必实求,应以空灵淡远为尚”的美学特征,作者运用了引证法。
C.文章先总述然后分别论述,最后再次强调空灵美是中国诗歌作品所追求的极境。
D.作者为了证明古诗中“味”的美学特征,列举了孔子“三月而不知肉味”的事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诗论家看来,诗人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以实就实,而是在于心挂无碍,以实就虚,容纳万境。
B.“镜中花,水中月”是中国诗论史上一个常见的比喻,其渊源来自老庄,后移之论诗。现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
C.司空图直接提出了“味外之旨”说,要求诗歌有味外之味,多重之味至少两重味,即“咸酸苦辣”之中至少有两种。
D.空灵美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标准,随着诗歌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已经明显不适用于作为新诗评判的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