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之 癯 龚自珍 癯不知何辈流,其籍吴中,大略生乾隆时,卒嘉庆时。读其言,百忧之所窟,众香之所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吴 之 癯
龚自珍
癯不知何辈流,其籍吴中,大略生乾隆时,卒嘉庆时。读其言百忧之所窟众香之所宅
其行无有畔涯,其平生甚口,其言尽口过也。
过其里之子弟曰:“若为子弟,而清淳之质亡矣。”过其父老曰:“负所见闻。”之都市,益过其父老曰:“上古饲狗之盆,万年犹不以荐器。”
之其州之大聚,曰:“州将溃。”或问之曰:“贫者诈升斗乎?富者膳飞走乎?事令长不父母乎?”皆曰:“否。”“然则州何为溃?”曰:“父老死矣,子弟不得为他日父老。”问:“何为?”曰:“无积,不以。”
读大聚之条约,则哦《礼经》之文曰:“土敝故草木不长,水烦故鱼鳖不大。”
之京师,过其郎曹曰:“古也刚愎,今也柔而愎。”过王公大人清正而俭者曰:“神不旺,不如昔之言行多瑕疵者。”
尝怒人而弗绝也,曰:“容之甚于绝之。”过愿者,诵《巧言》之五章。当此时,天下闻此癯言如此矣,顾癯少年受人片誉越五十年遇其曾孙于市脱百金之裘赠之亲为驾载之归舍
龚自珍曰:予不识癯识其弟子数数称慕其师。予曰:“从子之师之道,逐道也。”客于门窬,逐于巷市;客于巷市,逐于州都;客于州都,逐于朝。凡七见逐,而终不怨其师。
(选自《龚自珍文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之京师,过其郎曹曰    过:指责
B.事令长不父母乎    父母:父母官
C.尝怒人而弗绝也    怒:谴责
D.过愿者,诵《巧言》之五章   愿者:(伪善欺世的)乡愿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万年犹不以荐器)
B.念谁为之戕贼 (然则州何为溃)
C.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今也柔而愎)
D.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容之甚于绝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以叙、议结合的手法称颂了一位奇人,他生活在吴中,瘦不胜衣,却笃厚直率,忧国伤时,愤世嫉俗,以尖刻的言辞批评官场黑暗、人情虚伪。
B.本文并没有刻意描写主人公的“清癯之态”,而是将浓浓的笔墨用于记录主人公的妙语严词,其批评直言不讳、无所顾忌,涉及面极广。
C.本文通过描写主人公牢记别人的称赞,几十年之后,还能礼待其曾孙一事,证明主人公的批评精神完全出自其赤子之心,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D.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与现实世界存在着明显的冲突,但作者慨然引吴之癯为同道,通过叙述其特立独行的故事、跟随着的弟子无怨无悔,表现了追求美好事物的信念。
1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顾 癯 少 年 受 人 片 誉 越 五 十 年 遇 其 曾 孙 于 市 脱 百 金 之 裘 赠 之 亲 为 驾 载 之 归 舍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读其言,百忧之所窟,众香之所宅。(4分)
译文:                                    
                                    
(2)予不识癯,识其弟子,数数称慕其师。(4分)
译文:                                    
                                    
8.解析:选B。父母:像对待父母一样。
9.解析:选C。A项,动词,做/介词,用,凭。B项,介词,因为/动词,给,替。C项,均为助词,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D项,介词,表比较/介词,引出动作的范围。
10.解析:选C。C项这个事例不是为强调主人公的知恩图报,而是其以真诚笃厚的行动对抗虚伪人情的集中体现。
11.顾癯少年受人片誉/越五十年/遇其曾孙于市/脱百金之裘赠之/亲为驾/载之归舍
12.解析:翻译时尽量以直译为主,要关注重点词语、特殊句式,强调字字落实,力求表达通顺。在理解并译出句子大意的前提下,要推断并把握翻译要点。第(1)句的翻译要点是“言(文字)”等重点词语和“百忧之所窟,众香之所宅”。第二句的翻译要点是“数数(多次)”“称慕(称赞)”等重点词语。
答案:(1)读他的文字,其中充溢着深重的忧患和高洁的理想。
(2)我并不认识这位先生,只认得他的弟子,听见此人多次称赞自己的老师。

[参考译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