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有译文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解析】14.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一词多义,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C项,“沃汤:喝水”错误,“日沃汤数次”意思是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沃汤,浸泡在热水里。故选C。
15.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A项“于”,都是介词,前者表被动;后者解释为“在”。
C项“者”,都是代词,前者解释为“……的人”;后者和“也”连用,表判断。
D项“以”,都是介词,前者解释为“因为”;后者解释为“用……的身份”。
B项两个“之”都是动词,解释为“到,往”。
故选B。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仔细比对。
D项,“在乡野之中遥控朝廷,以闲人之身执掌天下”错误,于文无据,由原文“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以葬亲乞假归。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可知,张溥归乡后,读书就像手抄佛经的经生一样,寒暑无间断,人们争相拜入他的门下,张溥也尽全力接纳,声名闻于朝廷,所以“遥控朝廷”“执掌天下”之说于文无据。故选D。
1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溥幼嗜学”意思是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是主谓结构,“嗜学”,作谓语;“所读书”意思是读过的书,“所”后接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作“必手钞”的主语,所以“嗜学”与“所读书”之间应断开。“已”,完成、完毕。“钞已”,是抄写完毕,意思完整,之后应停顿。“又钞”,意思是又重新抄写,与前文“钞已”相照应,“又钞”之前表示第一次抄写后的情况,所以“又钞”之前应停顿。“如是者六七始已”意思是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是“又钞”之后接着发生的事情,所以“又钞”与“如是者六七始已”之间应断开。
18.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1)句得分点:“辱人贱行”,可耻的人格,下贱的品行;“视”,与……相比较;“固”,到底;“何如”,怎样。第(2)句得分点:“集”,聚集;“相与”,一起;“名”,命名。

参考译文:甲: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人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的百姓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机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张溥,字天如,江苏太仓人。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好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然后又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命名为“七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与同乡张采一起学习,名声一样大,合称“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因为被选为贡生来到京城,张采刚考中进士,两人名声响彻京城。不久,张采到临川做官,张溥回到家乡,聚集郡里的名士们一起兴复古学,并把他们的文社命名为复社。崇祯四年考中进士,授庶吉士。因为安葬亲人请假回家。张溥读书就像手抄佛经的经生一样,寒暑间重无问断。天下那些追逐名声的人争相拜入张溥的门下,都称自己是复社的人,张溥也尽全力接纳,交游日广,声名闻于朝廷。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向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写作,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所以他的名声在当时很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