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6.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的“学”和“习”都含有“行”的意思:②“学”即多闻多见,兼有“知”“行”之义,既要注重实践,又要懂得道理;③“习”即练习、复习,也有“行”或“实践”的意思。④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孔子更强调后者。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⑤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熟读《诗经》三百篇,把处理政务的工作交给他,他做不到通达;让他出使外国,他不能独立地处理外事;⑥这样即使读得很多,还有什么用处呢?”⑦其实,在后人看来,“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的。⑧宋代朱熹就说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⑨本着“知行合一”为原则,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6.【答案】:②将“注重实践”与“懂得道理”互换位置;⑤将“如果”移至“一个人”前面;⑥“还”改为“又”;⑨将“本着”改为“以”或将“为”改为“的”。
【解析】:②不合逻辑。前面说的是“兼有‘知’‘行’之义”,“知”在前,“行”在后;且根据认知,应该是先“懂得道理”,然后注重将其运用在实践中。⑤语序不当。“一个人”在句首,需要统领后面的分句,而后面的分句主语明显不是“一个人”,故“一个人”应该放在“如果”后面。⑥关联词使用不当。根据语意,这里应该是“即使……,又……呢”。⑨句式杂糅。应该是“以……为原则”或“本着……的原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