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伍子胥传》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

14--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9分)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传》)
注:①伯嚭(pǐ):人名,吴国大臣。②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③吊死问疾: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A.败吴于姑苏/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阖庐病创将死/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C.吴王将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D.乃兴师北伐齐/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
②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
(3)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1)C
(2) ①(阖庐)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吗?”
②(越王)派大夫文种带着厚礼送给吴国的太宰伯嚭来请求讲和。
(3)越王勾践能够忍受艰苦困厄,又非常关心百姓,这都表明他有兴国灭吴之心。
解析
(1)本题考査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C项,C项意思都是“听从,应允”,均作动词用。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在,介词/比,过,介词。B:患病,动词/毛病,名词。D:攻伐,攻打,动词/砍伐,动词。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掌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谓,对---说;遗,赠送;以,来。
(3)本题考査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笞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越王勾践可以忍受艰苦困厄,又非常关心百姓。
[参考译文]
又过了五年,吴军攻打越国。越王勾践率兵迎战,在姑苏打败吴军,击伤了吴王阖庐的脚趾,吴军退却。阖庐创伤发作很严重,临死前,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忘记。”当天晚上,阖庐就死了。夫差继位吴王以后,任用伯嚭做太宰,操练士兵。二年后攻打越国,在夫湫打败越国的军队,越王勾践就带着残兵败将栖息在会稽山上,派大夫文种带着厚礼送给吴国的太宰伯嚭来请求讲和,把国家政权托付给吴国,甘心做吴国的奴仆。吴王将要答应越国的请求,伍子胥规劝说:“越王勾践为人能忍受艰辛困苦,如果现在大王不一举歼灭他,今后一定会后悔。”吴王不听伍子胥的规劝,而采纳了太宰嚭的计策,和越国议和。
和越国议和以后五年,吴王听说齐景公死了,大臣们争权夺利,新立的国君软弱,就出动军队向北攻打齐国。伍子胥规劝说:“勾践一餐没有两味荤菜,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将打算有所作为。这个人不死,一定是吴国的祸患。现在吴国有越国在身边,就像得了心腹疾病。大王不先铲除越国却一心致力攻打齐国,不是很荒谬的吗?”吴王不听伍子胥的规劝,攻打齐国。在艾陵把齐国军队打得大败,最终慑服了邹国和鲁国的国君而回国。从此,就越来越少地听从伍子胥的计谋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