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夏馥,字子治,陈留圉人也。少为诸生,质直不苟,动必依道。同县高俭及蔡氏,凡二家豪富,郡人畏事之,唯馥闭门不与高、蔡通。

【8--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三)文言文阅读(13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夏馥,字子治,陈留圉人也。少为诸生,质直不苟,动必依道。同县高俭及蔡氏,凡二家豪富,郡人畏事之,唯馥闭门不与高、蔡通。桓帝即位,灾异数发,诏百司举直言之士各一人。太尉赵戒举馥,不诣,遂隐身久之。灵帝即位,中常侍曹节等专朝禁锢善士谓之党人。馥虽不交时官,然声名为节等所惮,遂与汝南范滂、山阳张俭①等数百人并为节所诬,悉在党中。诏下郡县,各捕以为党魁。馥乃顿足而叹曰:“孽自已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翦须,变服易形入山中,为冶工客作,形貌毁悴,积佣三年,而无知者。后诏委放,俭等皆出,馥独叹曰:“已为人所弃,不宜复齿乡里矣!”留赁作不归,家人求不知处。
(选自《高士传》[晋]皇甫谧著)
【注】①张俭:党锢祸起,张俭遭朝延通缉而逃亡,许多人因收留他而家破人亡。
9.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灾异数发           
    ②悉在党中           
③诏下郡县         
④变服易形入山中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中常侍曹节等专朝禁锢善士谓之党人
11.翻译句子。
①太尉赵戒举馥,不诣,遂隐身久之。
②馥虽不交时官,然声名为节等所惮。
12.概括夏馥的品格特点。
【答案】
9.①把或拿   ②这件事
10.中常侍曹节等专朝/禁锢善士/谓之党人
11.
①太尉赵戒举荐了夏馥,夏馥不应征,隐居了很长时间。
②夏馥虽然不与宦官交结,但因声名大为宦官曹节等人所忌惮。
12.性情正直;不畏权势,清高自许;淡泊名利,耿介高洁等。
【解析】
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多次发生天灾。数:多次。
②句意为:都在党人之中。悉:全,都。
③句意为:朝廷下诏到州郡。下:下达。
④句意为:换了衣服改变形貌进入深山中。易:改变。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这个句子句意为:中常侍曹节等宦官把持朝政,禁锢正直的官员,把他们称为党人。故断句为:中常侍曹节等专朝/禁锢善士/谓之党人。
1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语:举,举荐。诣,接受,应征。之,无实义。句意:太尉赵戒举荐了夏馥,夏馥不应征,隐居了很长时间。
②重点词语:虽,虽然。然,然而。句意:夏馥虽然不与宦官交结,但因声名大为宦官曹节等人所忌惮。
1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疏通文意,根据文中的事件及人物的行为来分析判断。由“少为诸生,质直不苟,动必依道”,可知夏馥性情正直;“同县高俭及蔡氏,凡二家豪富,郡人畏事之,唯馥闭门不与高、蔡通”,可知夏馥不畏权势,清高自许;由“太尉赵戒举馥,不诣,遂隐身久之”,可知夏馥淡泊名利;由进入山中作冶炼佣人,终生不出,可知夏馥富有担当,耿介高洁等。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参考译文:
  夏馥字子治,是陈留的养马放牧的官。夏馥年轻时是个书生,言行质直,做事一定要符合道义。同县高氏、蔡氏都是富豪,郡人怕他们,小心地奉事他们,只有夏馥虽然与高、蔡并门而居,却不与他们来往。汉桓帝即位后,多次发生天灾,于是下诏令百官各举荐一名能直言的人。太尉赵戒举荐了夏馥,夏馥不应征,隐居了很长时间。汉灵帝即位后,中常侍曹节等宦官把持朝政,禁锢正直的官员,把他们称为党人。夏馥虽然不与宦官交结,但因声名大,为宦官曹节等人所忌惮,与范滂、张俭等人都被宦官诬谄,都在党人之中。朝廷下诏到州郡,作为党魁收捕。夏馥跺脚叹息说:“是我自己作孽啊,平白无辜地让好人受冤。我一个人死里逃生,连累很多人,活着有什么用呢?”于是剪掉胡须,换了衣服改变形貌进入深山中,从事冶炼工作,身形相像憔悴不堪,当了三年佣人,没有人认出他来。后来朝廷下诏免了他们的罪,张俭等人都回来了。夏馥独自叹息说:“早已被人所抛弃,不能再让乡里人笑话了。”留在山中不归,家人也找不到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