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词的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一、选择题(2分*20题=40分)
1. 下列各项中,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佛(bì)狸      羽扇纶(guān)巾     贾(gǔ)人       嘈(cāo)嘈切切
B. 沦(1ún)落     磨磨蹭蹭(cèng)     羁(jī)鸟        契(qiè)阔谈
C. 迁谪(zhé)     莫名(míng)其妙     怂(sǒng)勇     一派嚣(xiāo)鸣
D. 报歉(qiàn)    呕哑(yā)嘲哳        舳(yóu)舻     东船西舫(fǎn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辨析多音字的能力。
A.“嘈嘈切切”的“嘈”应读cáo;
B.“契阔谈”的“契”应读qì;
D.“报歉”的“报”应改为“抱”;“舳舻”的“舳”应读zhú。
故选C。
2.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七月既望                西望夏口
B. 举酒属客                举匏樽以相属
C.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纵一苇之所如
D. 当其南北分者            崖限当道者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A项,前者为“农历每月十五日”,后者为“看”。
B项,均解释为“劝人喝酒”。
C项,前者为“像”,后者为“往”。
D项,前者为“在”,后者为“遮拦”。
故选B。
3. 不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始循以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其远古刻尽漫失     其皆出于此乎
D. 顺流而东也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
A.以:顺承关系连词/介词,因为。
B.之:代词,它/定语后置句标志。
C.其:代词,那些/副词,加强揣测语气,大概。
D.而:修饰关系连词。
故选D。
【点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4. 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词的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见识)
②是不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不定,今常用义为: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B.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受:同“授”,接受,承拍)
②至于泰安(至于:到,到达,今常用义为:表示另提一事)
C. ①君子生非异也(生:“性”,天性)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指所思慕的人,今常用义为:美貌的女子)
D.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今常用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②蚓无爪牙之利(爪牙:猛禽、猛兽的爪子和牙齿,今常用义为:比喻坏人的党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具体考查通假字、古今异义。
B.①错误。“受”,同“授”,传授,教授。
故选B。
5.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的活用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乌鹊南飞②顺流而东也③耻学子师④舞幽堅之潜蛟
⑤侣鱼虾而友麇鹿⑥故圣益圣,愚益愚⑦崖限当道者⑧春风又绿江南岸
A. ①/②③⑤/④⑧/⑥⑦ B. ①②⑦/③⑤⑥/④⑧
C. ①②/③⑤/④⑧/⑥/⑦ D. ①⑦/②/③⑤/④⑧/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能力。
①“南”,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②“东”名词用作动词,东去;
③“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④“舞”动词使动用法,使……舞动;
⑤“侣”名词词意动用法,以……伴侣;
⑥“圣”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
⑦“限”,名词用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⑧“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变绿。
①⑦名词用作状语;②名词用作动词;③⑤意动用法;④⑧使动用法;⑥形容词用作名词。
故选D。
6. 下列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是(   )
A. ①不拘于时        ②学于余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 ①崖限当道者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而今安在哉?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
D. ①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②客有吹洞箫者 ③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句式的能力。
A.被动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B.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判断句。
C.宾语前置句。
D.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判断句。
故选C。
【点睛】文言句式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作“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作“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作“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作“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7. 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所以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蠢。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B.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基绳,用火烘烤使之弯曲,把(它)制成车轮,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是火烘烤使它变成这样的。
C.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于是,我们喝着酒,感觉快乐极了,边敲着船舷边唱起歌来。歌词唱道:“桂木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浆,(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我心里想得很远啊,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
D.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译: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都是云雾弥漫,逐渐看见云中几十个白的像骰子一样立着的是山峦,天边云彩有一条奇异的颜色,片刻之间就变成五光十色的彩霞。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A.“所以”,在文言中两个意思,一个是“……的原因”,一个是“用来……的”,词句取“……的原因”。
故选A。
【点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8. 下列句子涉及的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包括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是最常见的两种方法,前者如“壬戌”,后者如“乾隆三十九年”。古代纪日的方法也很特殊,比如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称“晦”,干支不用来纪日。
B. 樗蒲是古代的博戏,姚鼐将云中山峦比作樗蒲用的掷具。泰山上的古长城指春秋战国时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分界。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赋”是中国古代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古文运动后,赋更加散文化,句式参差,多以散代骈,称文赋。
D. 《劝学》选自《荀子》,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干支不用来纪日”错误,干支纪日和干支纪年的道理是一样的,每天用一对干支来表示,60天一循环。
故选A。
【点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9.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且介亭杂文》中的杂文多为艺术性的评价,具有短小精悍、幽默讽刺的特点,《拿来主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鲁迅看了1934年报纸上的一篇报道写下了这篇文章,报道涉及徐悲鸿、刘海粟去欧洲一些国家举办美术展览,梅兰芳去苏联演出京剧等活动。
B.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道”,是“道理”的意思,其文化内涵包含“仁”“义”等内容,即儒家的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课文中的“六艺经传”;惑就是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C. 《故都的秋》一文,作者以“秋味”为中心,通过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等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抓住各种感官来写出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并在文章中通过对比南北国不同的风物,说明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各具特色,各具风味。
D. 《我与地坛》文中除了有对生命的思考,还有一条线索是对母亲的怀念,通过这条线索,表现出作者怀有的痛彻心扉的悔恨和对母亲深深的歉意。史铁生的思考发自内心深处,执着而坦诚,而这正是这篇散文的感人之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能力。
C.“并在文章中通过对比南北国不同的风物,说明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各具特色,各具风味”错误,不是为了说明各有特色,而是为了衬托北国之秋。
故选C。
10. 然而,在西藏采集种子更多的是随时出现的高原反应和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邑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29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晒变色的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线句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B. 中秋节到了,我却不能回家,想想家里的父母,真是“每逄佳节倍思亲”啊。
C. 人民迫切需要的正是像你这样的“傻子”。
D.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表示着重强调。与例句相同。

B.表示直接引用。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讽刺和反语。
故选A。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