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2020年12月18日,腾讯网报道, 一名外国教授在一档访谈节目中感慨地说,中国留学生基础知识扎实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要点:材料(1)关键词有“中国留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缺乏“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这里从外国教授的角度出发,指出了中国学生学习上欠缺的部分,即很少表达自我而容易相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批判意识;材料(2)关键词有“主动的学习者”“理解与实践”,前者是指知识不能仅由外部灌输,更重要的是自己思考、构建,这就契合材料(1)中的“自我观点”“创新思维”,只有有自己的见解,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后者指理解与实践应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理解不实践,难免“纸上谈兵”,而只实践不理解,则始终缺乏指导性思想,难以有所建树。这些共同的特点是指出学习与思维、实践之间的关系,学生要据此结合课内学过的学习之道,根据自身领悟进行立意写作。
文体:关于“学习之道”的感悟和认识,一般以议论文为佳,注意观点明确,论证严谨。
【立意】1.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有批判意识;保持自我方能创新。
2.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学与思缺一不可;学让我们获得已有知识,思让我们创造新的知识。
3.实践与认知相统一;学以致用才能有所收获。
【素材】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一种主动,因为大多文人墨客总觉得自己的学识还不完整,就想补充更多的知识,才会站得更高,因为这样才能看得更远,才能更接近于顶峰。如果不去主动追求更高的目标,就会于事无补。所以说我们要主动。但是主动,我们却不能像“飞蛾扑火”那样盲目的主动,因为那样只会碌碌无为,不会显达于世,更不会有所作为。
2.学与思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达尔文在大学求学期间,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对自然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海军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在学与思的作用下,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还有,文艺复兴的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就不会有“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人类就不可能及早挣脱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束缚。学而思,思而学,正是这些伟人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
3.“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常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在《劝学》中告诫我们,空想只能让我们离目标越远。实践且脚踏实地才能帮助我们收获真知。实践就是连接现实和梦想的桥梁。只有仰望星空的诺言,没有脚踏实地的坚强是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的。没有实践,就会把梦想变成空空的幻想,把美丽的现实变得残酷不堪。想当年,我们国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历经诸多艰辛,最后将马列主义付诸于实践,才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一次次载人飞船升空成功,不是科技创新口号的空喊,而是宇航员们不畏艰辛,将全国人民的梦想实践之后得到的辉煌成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大学研习课本理论知识之后,没有在实验室里闲坐,而是走向田间地头,亲自筛选优质水稻,培育高产稻株。他用坚毅和勤奋的劳作诠释了实践带给人们的智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