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鳗 ——矮凳桥的鱼非鱼小酒家 林斤澜 ①早年间,湖广客人走到县城,就是不远千里的稀客了。没有人会到矮凳桥来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溪鳗
——矮凳桥的鱼非鱼小酒家
林斤澜
①早年间,湖广客人走到县城,就是不远千里的稀客了。没有人会到矮凳桥来的。现在政策好了,矮凳桥兴盛起来,却把北至东三省,南到香港的客人都招来了。街上开张了三十多家饮食店,差不多五十步就有一家。这些饮食店门口,讲究点的有个玻璃阁子,差点的就是个摊子,把成腿的肉,成双的鸡鸭,花蚶港蟹,会蹦的虾,吱吱叫的鲜鱼……全摆到街面上来,做实物招牌。摊子里面一点,汤锅蒸锅热气蒸腾,炒锅油烟弥漫。这三十多家饮食,把成条街都引诱到喝酒吃肉过年过节的景象里。
②有一家做鱼的饮食店,当地人给老板娘起的外号叫“溪鳗”。溪鳗请袁相舟写几个字,袁相舟爽快地答应了。
③这家饮食店刚刚大改大修,还没有正式开张。袁相舟刚一进门,溪鳗就往里边让。一瓶烫热的花雕递到袁相舟手边,袁相舟这才发觉一盘切片鱼饼、一双筷子、一个酒杯,不知什么时候摆上桌子。心想先前也叫写过字,提起笔来就写三个大字“鱼丸面”,下边两行小字“收粮票二角五、不收粮票三角”。随手写下,没有先喝酒的道理,溪鳗今天是怎么了?
④素日,袁相舟看溪鳗,是个正派女人,手脚也勤快,很会做吃的。怎么说很会做呢?不但喜欢做,还会把这份喜欢做了进去,叫人吃出喜欢来。她做的鱼丸鱼饼,又脆又有劲头,有鱼香又看不见鱼形。对这样的鱼丸鱼饼也还有不实之词,对这个做鱼丸鱼饼的女人家,有种种稀奇传说。乡镇上,把一个女人家叫做溪鳗,不免把人朝兴风作浪的水妖那边靠拢了。有关溪鳗的谈论,还有这么个古怪外号,袁相舟都以为不公道。
⑤屋角落里有个男人,坐在小板凳上,脚边一堆木头方子,他佝偻着身子,拿着尺子,摆弄着方子,哆哆嗦嗦画着线。要说是小孩子玩积木吧,这个男人的两鬓已经见白了,脑门已经拔顶了。袁相舟走进屋里来,没有和他打招呼,没有把他当回事。他也没有出声,也没有管别人的闲事。
⑥溪鳗倒不理会,在灶下添火,灶上添汤,来回走动,腰身灵活,如鱼游水中,从容自在。
⑦袁相舟端着杯子,转脸去看窗外,广阔的溪滩,坦荡的溪水,蒸发着体温,像雾不是雾,像烟云,像光影,又都不是,只是一片朦胧。
⑧见景生情,袁相舟突然想起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于是想出了好招牌,拍桌而起。
⑨袁相舟趁着酒兴,提笔蘸墨汁,写下六个大字“鱼非鱼小酒家”。
⑩写罢叫溪鳗过来斟酌,溪鳗认得几个字,但她认字只做记账用,没有别的兴致。略看一眼,她扭身走到那男人面前,弯下腰来,对着歪歪扭扭划的线,笑起来说:“划得好,真好。”其实是和哄一年级小学生一样。说着平伸两只手在男人面前,含笑说了声:“给。”那男人伸手抓住她给的手腕子。溪鳗又说了声:“起。”男人慢慢被拉了起来,溪鳗推着男人的后背,走去看新写的招牌。男人的脸仿佛一边长一边短,一边松动一边紧缩,他一只手拳着,一半边身子僵硬。他直直地看了会儿,点着头:“呜啊,呜啊,啊……”
⑪溪鳗“翻译”着说:“写得好,合适,就这样……”一边让袁相舟还坐下来喝酒,又推着男人坐在袁相舟对面。溪鳗淡淡笑着,像是跟自己说话:“他说好,他喜欢,他要贴起来,贴在哪里?他说贴在里屋门口,说贴就要贴,改不了的急性子……”
⑫三十年前,这个男人是矮凳桥的第一任镇长,后来被放到渔业队里劳动。不多几年前,队里分鱼,倒霉镇长看见鱼里有条溪鳗,竟有两尺长,实在少见。就要了来盘在竹篮里,盖上条毛巾,到了黄昏,挎着篮子回家去。劳动地点离他家有七八里路,走着,天黑了。
⑬那天没有月亮,黑得和锅底一样。倒霉镇长把这走熟了的路,不当回事。忽见前边一溜灯火,这里怎么有条街?这条街上有楼?走到什么地方来了?只见人影晃晃的,人声嗡嗡的,细一看,看不清一个人模样,细一听,也听不清一句人话。倒霉镇长吃惊不小,把篮子紧紧搂住,忽觉得毛巾下边盘着的溪鳗,扑通扑通地跳动,镇长一哆嗦,两手麻木了,篮子掉在地上,只见盘着的溪鳗,顶着毛巾直立起来,和人一样高。说时迟,那时快,那麻痹也下到腿上了,倒霉镇长一滩泥一样,瘫在桥头。
⑭一时间,这成为茶余酒后的头条新闻。溪鳗从卫生所把这个男人接到家里来。男人瘫在床上屎尿不能自理,吃饭要一口口地喂。现在这个样子算是养回来了,像个活人了。
⑮呜啊,里屋门一开,跑出来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子,直奔后窗,手脚忙不迭地爬上凳子,扑出身子看外边的溪滩,人都来不及看见她的面貌。溪鳗三脚两步,风快走到女孩子身后,说:“怎么?怎么?”女孩子好像是从梦中惊醒的,说:“妈妈,鱼叫,鱼叫。”
⑯溪鳗搂住女孩子,那鸭蛋脸贴着孩子的短发,眍眼窝里垂下眼皮,嘴唇嚅嚅的,像是念咒了:“呸,呸,鱼不叫你,鱼不叫你。呸,呸,鱼来贺喜,鱼来问好。女儿,女儿,你是溪滩上抱回来的,不过你命好,赶上了好日子,妈妈有钱也有权开店了。妈妈教你,做好人,开好店,呸,呸……”
⑰袁相舟想溜掉,回头看见那男人,眼睛直撑撑地站在角落里,嘴角流下口水,整个人颤颤的,是从心里颤颤出来的。
⑱袁相舟踅着脚往外走,做贼一样踮着脚走了出来,走到街上,还只管轻手轻脚地朝家里走。
(有删减)
文本二:
《溪鳗》是林斤澜“矮凳桥风情系列”中的一篇。汪曾祺曾经这样概括林斤澜小说的特征:“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无话则长,有话则短。一般该实写的地方,只是虚写过;似该虚写处,又往往写得很翔实。他把语言的作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注]林斤澜被称为“短篇圣手”。《溪鳗》发表在1984年10月号的《人民文学》,收录在“矮凳桥”系列小说集《矮凳桥风情》。原文删减部分有镇长暗恋溪鳗的情节。文本二选自黄子平《汪曾祺、林斤澜论小说:苦心经营的随便》。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从矮凳桥的兴盛起笔,将矮凳桥热热闹闹、“繁华”街市的景象渲染了一遍,同时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B. 副标题“矮凳桥的鱼非鱼小酒家”对小镇女人溪鳗请袁相舟来题写招牌一事及相关情节有一定暗示作用。
C. 当袁相舟将写下的六个大字“鱼非鱼小酒家”给溪鳗斟酌时,溪鳗表现出“没有别的兴致”,说明她毫不关心店名。
D. 袁相舟由白居易的诗“花非花,雾非雾”联想到“鱼非鱼”,以此暗指溪鳗做的鱼丸鱼饼的特点,同时暗示溪鳗的形象特点。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袁相舟为线索人物,通过他所见、所感、所想来写溪鳗的故事,既保证了小说的现场感,又让叙事集中紧凑。
B. 小说在叙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补叙了残疾男人的经历,但并没有交代清楚镇长致残的原因,带有一种魔幻的色彩。
C. 小说句子简洁凝练,语言老辣,虽近口语却颇有韵致,人物对话语言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D. 小说情节结构独到,作家不求故事情节的完整,而是通过“留白”艺术的运用,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8. 请结合文本概括溪鳗的形象特点。
9. 作家汪曾祺曾评价林斤澜的小说是“苦心经营的随便”。请结合文本二中“无话则长”“有话则短”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答案】6. C    7. B    
8. 溪鳗是一个厨艺高超、勤劳坚韧、美丽善良、有情有义的女人。    
9. “无话则长”表现在:①对矮凳桥街道热闹的详细描写;②通过袁相舟的眼睛花了许多笔墨详写他取店名,用魔幻的手法写镇长如何瘫在桥头都体现了无话长说的特点。
“有话则短”体现在:①对这个会做鱼丸鱼面的女人有种种稀奇的传说和为什么有个古怪的外号没有详细的交代;②对镇长为什么受伤,溪鳗为什么把镇长接到家里(溪鳗和镇长的关系)没有交代、女儿的身世也没有做详细的描写,这些都给读者无尽的想象和思考,体现了有话则短的特点。

解析
【分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