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到一条旧鞋带 林清玄 从前,在一个小村落里,住着一群安居乐业的人,生活在平淡安逸中度过。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检到一条旧鞋带
林清玄
从前,在一个小村落里,住着一群安居乐业的人,生活在平淡安逸中度过。
村落里有一个老人,有一天,清晨六点,在路上散步,偶然看到地上有一条旧鞋带。老人弯下腰,仔细地端详那条鞋带,心想:“这鞋带虽旧,依然完好,捡回家去,说不定哪一天用得着呀!”
老人细心轻巧地捡起鞋带,放进自己的裤袋里。老人的动作,被远远路过的一位老朋友看见了,他看见老人弯腰端详的样子和把东西塞进裤袋的动作,就判定了:老人一定是捡到钱了,而且为数不少,才会那样小心翼翼。
他走到老人面前,不怀好意地问:“老王,你是不是捡到钱了﹖要请客啊!”
“没有哇!我捡到了一条旧鞋带!”老王立刻把刚刚捡到的旧鞋带掏出来给朋友看:“呐!就是这一条。”
“你不必骗我了,我又不是真要你请客,你只要老实告诉我捡到钱就好了。”
“我没有骗你,我真的捡到一条鞋带。老李,如果我真的捡到钱,一定会请你吃饭,你一向知道我不是小气的人。”
“你以前是不是小气,我不管!但现在捡到钱不肯告诉我,就是小气!”
两人于是站到街上吵了起来,老王说得愈是认真,老李愈是不肯相信。最后两人愈吵愈凶,弄得不欢而散。
第二天,老王捡到钱的事就在街上传开了。
“老王在路上检到一大笔钱,却坚称是捡到一条鞋带。”
“笑死人了!这年头,谁会在路上捡一条旧鞋带呢?”
“听说老王捡到钱的那一天,蹲下来左顾右盼,小心翼翼地捡起来,一定是一笔大钱啊!”“对呀!从捡到钱的那一天开始,老王就变了一个人,疑神疑鬼、神经兮兮的。”
“更糟的是,老王以前还蛮慷慨大方,从捡钱那一天开始,变得很小气。”
“所以,我常说钱会毁掉一个人,要是捡到钱的人是我,也可能就此毁了!”
在街上,只要看到老王,本来热烈交谈的人,立刻变得沉默,看着老王:本来沉默的人,看他走过,就交头接耳地谈论。
老王是一个性格刚毅耿直的人,不能忍受被冤枉、被误解、被扭曲。因此,每次遇到任何一个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就掏出旧鞋带给人看:“我捡到的就是这条鞋带!”但是,没有人相信他。
到后来,老王掏出鞋带时近乎哀求:“请你们相信我,我捡到的真的只是一条旧鞋带!”愈是急切地哀求,愈是无人相信他。
老王真的无法再思受了,三个月后的某一天,清晨六点,在他捡到鞋带地方旁边的一棵树上,他用那条旧鞋带上吊自杀了,树上钉着一张遗书:“那一天清晨六点,在这个地方,我真的只捡到这一条旧鞋带。"
消息传开了,大家都感到惋惜:
“唉呀!若真的捡到的只是旧鞋带,又何必自杀呢!真是太傻了!”“不过,用鞋带自杀,倒是第一次听到。”
“但是,事情也不能看表相,我看老王是真的捡到钱,被谋财害命,生前被逼写下遗书。”“如果是被谋财害命,那么老李最可疑,只有他亲眼看到老王捡到钱。”
“必然,那一定是一笔大数目呀!”
“……”
文本二:
在成功的小小说的结构中,往往把“金子般的情节”放在结尾部分,好像相声抖包袱。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余味”,小小说篇幅有限,只有余味可以无限。杜甫有句诗“咫尺应须论万里”,这句话虽然说的是画,但说出一个艺术共通的道理,就是:艺术作品的篇幅总是有限,但意蕴深广却应该追求无边无际。余味无穷,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这是所有艺术最高的境界。小小说不仅要把“余味”拿来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也作为小小说自己重要的特征。
——冯骥才《小小说特立独行》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前,在一个小村落里,住着一群安居乐业的人,生活在平淡安逸中度过。”开篇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安宁祥和氛国。
B. 本文运用了心理描写、动作瑞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村民评价等正面、侧面描写手法刻画出了一个勤俭持家、小心谨慎、刚毅耿直的老王形象。
C. 本文善于制造人物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空来形成叙事的波澜,老李对老王的质疑使得大家平静的生活微波荡漾,大家对老王的质疑则让波澜激荡。而大家对老李的质疑最终将波澜推向高潮。
D. 本文小说的语言简洁准确,惜墨如金,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这样写便于快速推进情节,突出人物形象。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捡到的就是这条鞋带!”“我检到的真的只是一条旧鞋带!”两句话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一个“真的”语意呈现递进,活画出老王的悲苦状。
B. 文中老王的经历跟莫泊桑《项链》中主人公玛蒂尔达感慨的那样——“人生真是古怪,真是变化无常啊。无论是害您或者救您,只消一点点小事。”说明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C. 小说运用了留白的手法,例如没有写到老王临终之前情形,这种手法在鲁迅小说《祝福》《孔乙已》中也有使用。
D. “旧鞋带”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物象为线索是小说常用的手法,可以使情节更紧凑连贯。
8. 本文与鲁迅小说《祝福》有很多相通之处,试分析本文中的老李和《祝福》中的柳妈这两个次要人物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9. 文本二强调“金子般的情节”放在结尾部分的效果,请结合文本一作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B    
8. (1)烘托主要人物。《祝福》中的柳妈逼问祥林嫂头上的伤疤,表现出冷漠、无聊、猎奇的心理,突出了祥林嫂憨厚、老实的本性。本文中的老李也是尖酸、刻薄,反衬了老王的老实、耿直。
(2)推动情节发展。柳妈告诉祥林嫂“捐门槛”,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本文中的老李怀疑老王捡到的不是旧鞋带而是钱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深化文章主题。柳妈本是跟祥林嫂一样的下层劳动妇女,但是她的“愚善”害人还不自知。老李身为老朋友却怀疑老王,自己引发的怀疑最终也落到了自己头上,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加深了小说的悲剧意义。    
9. (1)文本一中“金子般的情节”指老王用那根旧鞋带上吊,有村民怀疑凶手是老李。
(2)从情节来看,小说在村民质疑老王用那根旧鞋带上吊自杀动机和对老李是凶手的怀疑中结尾,恰到好处的留白,让人意犹未尽,引人深思。
(3)从人物形象来看,性格刚毅耿直的老王最终被逼上吊自杀,以证清白,老李自己引发的怀疑最终落到了自己头上,引发读者在唏嘘感叹之余对人性善恶的思索。
(4)从深化主题来看,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一句闲言就可致人死地,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最基本的真诚和信任,这会有多可怕。类似的事情不仅出现在小说中,也启发读者对现实生活思考。
解析
【分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