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园”,这一概念涵盖了中华民族文化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不同的

 “中国文化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园”,这一概念涵盖了中华民族文化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不同的、差异性的内容与特征,也涵盖了能够得到不断延续的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中国人有着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的观念与智慧。中华民族长期的生存体验形成了我们对于宇宙世界的独特的觉识与“观法”和特殊的信仰与信念,即打破了天道与性命之间的隔阂,打破了人与超自然、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内在自我的隔膜,肯定彼此的对话、包涵、相依相待、相成相济。与这种宇宙观念相联系的是宽容、平和的心态,有弹性的、动态统一式的中庸平衡的方法论。“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哲学精神中存有的连续和有机的整体。
    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各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所谓“天人合一”,包含有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绝对占有自然。中国人在观念上形成了“和而不同”、“协合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既重视各民族、族群及其文化、宗教的分别性、独特性,又重视和合性、统一性。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善于化解与超越分别与对立,主张仁爱、和平、和为贵与协调性,有民胞物与的理想,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爱好和平,从不侵略别人,反对以力服人,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中国文化是“尊生”、“重生”、创造日新的文化,所崇拜的“生”即创造性本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们效法天地的,就是这种不断进取、刚健自强的精神与包容不同的人、事物与文化、思想的胸怀。人在天地之中,深切体认了宇宙自然生机蓬勃、盎然充满、创进不息的精神,进而尽参赞化育的天职;由此产生了真善美统一的人格理想,视生命之创造历程为人生价值实现的历程。在天地宇宙精神的感召之下,人类可以创起富有日新之盛德大业,能够日新其德,日新其业,开物成务。所以《礼记·大学》引述古代经典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无论是对我们民族还是个人,我们不能不尽心竭力地创造新的,改革旧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天地万象变化日新所昭示给我们的真理。
    中国文化的特点特别鲜明地体现在道德文明层面,并且用道德取代了宗教的功能。儒、释、道、宋明理学四大思想资源与思想传统,最根本处是做人,是强调人的德性修养。这四大思想传统的道德精神并非只停留在社会精英层,相反通过教化,通过民间社会、宗教与文化的各种方式,如蒙学、家训、家礼、戏文、乡约、行规等,把以“仁爱”为中心的五常、四维、八德等价值渗透到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中,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伦理。而这些伦理是具体的、有生命的,甚至其中每一个赞扬与责备都包涵很高的智慧。
 (摘编自郭齐勇 王晨光 《论中国文化精神》,《北京日报》2020年11月23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文化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不同的、差异性的内容与特征就是“中国文化精神”。
B.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念与宽容、平和的心态和看弹性的、动态统一式的中庸平衡的方法论相联系。
C.“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文化重视又与自然之间,各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
D.儒、释、道、宋明理学不仅关注社会精英的道德构建,更重视通过各种方式对百姓进行伦理教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先引出论题“中国文化精神”,明确了其内涵与外延,为展开论述张本。
B.文章依次从整体和谐与天人合一、自强不息与创造革新、德性修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C.第四段不仅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创新精神,还论述了创新与提升品德修养、成就大业的关系。
D.文章说理深刻,将中国文化精神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文化对比分析,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自古具有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和动态圆融的观念与智慧。
B.中国文化凸现了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革故鼎新,创造进取,人应该向天地学习。
C.各民族、族群及其文化、宗教既有分别性、独特性,又有和合性、统一性,这是天下的共识。
D.中国文化的鲜明特点体现在道德文明层面,用道德取代了宗教的功能,强调人的德性修养。


1. B(A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这一概念涵盖了中华民族文化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不同的、差异性的内容与特征,也涵盖了……”,“涵盖”是包括的意思,但不是等同关系。C项是一个逻辑判断,其对象“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各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是第3段分论点,讲的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与判断主体“天人合一”不是一个范畴的概念,所以C项错误。D项,“不仅……更……”关联词使用错误,前后两个分句表述的两类人的德行修养之间没有递进关系。)
2.D(文中没有将中国文化精神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文化作对比分析)
3.C(“这是天下共识”错,这是中国文化的认识,并非天下共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