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① 杜甫 摇落巫山暮,寒江东北流。烟尘多战鼓,风浪少行舟。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摇落
杜甫
摇落巫山暮,寒江东北流。烟尘多战鼓,风浪少行舟。
鹅费羲之墨,貂余季子裘。长怀报明主,卧病复高秋。
【注】①本诗是唐大历元年作者在夔州时的作品。②季子裘:指战国时苏秦入秦求仕,资用耗尽而归之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摇落”一词言简意赅,与“无边落木萧萧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B.第三句“烟尘”运用借喻的手法,表现了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的局势。
C.第五句所言的“羲之墨”指的是王羲之为山阴道士抄写的《道德经》。
D.第六句运用“苏秦求仕”的典故,既表现了自身的困顿,也借以言志。
16.这首诗在构思方面与《蜀相》有诸多相似之处,请简要说明。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构思技巧的能力。在整体上把握两首诗内容的基础上,从构思与技巧的方面将两首诗作比较,把握诗人感情。
【解答】(1)B.“运用借喻的手法”分析错误,“烟尘”应是“借代”的修辞。
(2)①两首诗的整体构思均是先写景后抒情。《摇落》前四句“摇落巫山暮,寒江东北流。烟尘多战鼓,风浪少行舟”,整体勾勒了一幅萧条凄清的夔州秋江图,诗人句句写景,却字字含情;后四句“鹅费羲之墨,貂余季子裘。长怀报明主,卧病复高秋”抒发自身的困顿,壮志难酬的感慨。《蜀相》前四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描绘了丞相祠庙寂寥冷清,悄然而无人迹,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后四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②两首诗均使用典故。《摇落》运用“苏秦求仕”的典故,战国时苏秦入秦求仕,资用耗尽而归之事,既表现了自身的困顿,也借以言志,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蜀相》运用诸葛亮的典故,概括这位“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丞相的一生的事业,以及他对后人的感召力量,来感知诗人对他的钦羡仰慕之情,婉转地流露出诗人因国家分裂而悲怆伤怀以及亟盼早日平叛实现统一的情绪。

答案:
(1)B
(2)①两首诗均是先写景后抒情。《摇落》前四句勾勒了一幅萧条凄清的夔州秋江图,后四句抒发自身的困顿,壮志难酬的感慨;《蜀相》前四句描绘了丞相祠庙寂寥冷清,悄然而无人迹,后四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②两首诗均使用典故。《摇落》运用“苏秦求仕”的典故,既表现了自身的困顿,也借以言志;《蜀相》运用诸葛亮的典故,概括这位“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丞相的一生的事业,以及他对后人的感召力量,来感知诗人对他的钦羡仰慕之情。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义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