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
5.【答案
【小题1】(1)第一小问品德,根据材料一中连词“而且”可知分为两部分,前部分的中心句为“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后半部分的中心句为“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第二小问政治抱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抱负为改变天下大乱的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第一小问目的,根据材料二中“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尚安望其致用哉?”可知其主张为学的目的是经世致用;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 
(3)第一小问共同点,根据设问一和设问二可知,孔子和顾炎武都不是在单纯的强调为学和做学问,而是有一定的社会责任;第二小问认识,围绕着社会责任是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的角度考虑。 
答案为: 
(1)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目的:经世致用(明道救世)。 
意义: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 
(3)共同:强调社会责任感。 
认识: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应把握孔子以及思想主张。 
(2)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应把握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3)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主流的相关知识。学习中应把握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主流的背景、代表人物以及思想主张、影响。学生还应具备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