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清朝诗人胡夏客评最后一句:因王子猷看竹不问主,遂翻为主不迎容,用意亦巧。请结合诗句,说说“嗔”字巧在哪里?(4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0分)
咏春笋
杜  甫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注】①上番,方言,“头一回”的意思。②看,欣赏。③嗔,嗔怒。此处反用王子猷(yóu)看竹不问主的典故。
10.下列关于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诗歌的第一句用几近夸张的笔法,描绘了春笋生机勃勃、繁密满林的生长态势,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B.诗歌的第二句笔锋一转,写春笋长势太盛堵住柴门带来的烦恼,起到欲扬先抑的效果。
C.竹在古代经常比作君子。此诗咏春笋,意即君子之风宜从小培养。
D.诗是咏物诗,主体意象生动鲜明,运用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言近旨远,表达了作者对君子的赞美。
E.诗从描写到叙事,但仍以抒情为内核,情感含而不露,恰到好处。
11.清朝诗人胡夏客评最后一句:因王子猷看竹不问主,遂翻为主不迎容,用意亦巧。请结合诗句,说说“嗔”字巧在哪里?(4分)
10.【答案】AE(4分)
解析】B.“柴门密掩断人行”意思是春笋不仅封住了柴门还堵住了道路,承上句表现春笋长得茂盛,此句也可理解为主人关柴门,不让别人进来看笋,因此没有“烦恼”之意和“欲扬先抑”的效果;C.竹在古代经常比作君子,竹笋可以理解是君子小时候,也就是后进、后辈了,此诗咏春笋,意思是守护后进成才的人;D.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那些踏着新竹来欣赏竹林的人,来到我这,我都怒而不欢迎他们,表达了诗人爱护竹笋的心情,运用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后进成才的人的守护。故选AE。
11.【答案】“嗔”是嗔怒的意思,反用王子猷看竹不问主的典故,写出了春竹长势喜人,作者对新笋的爱护,表现作者心中之美,进一步表达出作者对后辈人才的爱护。(4分)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分析“嗔”字的表达效果。作答此题,要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典故,分析阐释。嗔,嗔怒。诗人因何嗔怒?诗中写到,竹笋长势旺盛,那些欣赏竹林的人是踏着新竹而来,所以诗人嗔怒,不欢迎他们。“王子猷看竹不问主”的典故写的是,王子猷去人家竹园看竹,不理会竹园主人的心情,哪怕主人恼怒。诗里表达的意思则刚好相反,竹园主人宁可惹恼客人也坚决不让客人看笋(竹),从而写出了作者对新笋的爱护,表现了作者心中之美。竹笋又有后辈之意,进一步表达出作者对后辈人才的爱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