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15~16题。 民谣(其一) 清代•屈大均 白金乃人肉,黄金乃人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15~16题。
民谣(其一)
清代•屈大均
白金乃人肉,黄金乃人膏。
使君非豺虎,为政何腥臊。
己亥杂诗(八十三)
清代•龚自珍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注]泪滂沱。
[注]“邪许”,纤夫的号子声。语出《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诗前两句用了比喻,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贪官吸食民脂民膏并窃取百姓劳动成果。
B.龚诗前两句由点及面,给读者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步伐缓慢前行的悲惨画面。
C.“邪许”使人如闻其声,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纤夫步履维艰的境况,用典自然贴切。
D.“使君非豺虎”的反问直接痛斥了贪官吞食百姓血肉的豺狼本性。
16.请简要概括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5.【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屈诗“使君非豺虎”用反问的形式把“使君”的豺虎真面目掩盖起来,将他的“非豺虎”的假面目展现在读者面前,宕开一笔,欲擒故纵,说他“非豺虎”正是为下面说他是“真豺虎”做铺垫,从而强化对他的“豺虎”本性的揭示。可见不是“直接痛斥了贪官吞食百姓血肉的豺狼本性”,而是比直接痛斥更深刻含蓄。
16.【参考答案】
①同情纤夫承担着沉重徭役。诗人看到纤夫拉纤,听到纤夫沉重的劳动号子,不由得产生深切的感触,同情劳动者。②自责内疚。诗人看到纤夫拉纤的悲惨场面,联想到自己“曾糜太仓粟”寄食于民的自责内疚之情。③批判谴责。一个“糜”字,写尽了达官贵人的穷奢极欲和挥霍无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