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意象,我下的界定是“表意之象”。给“意象”下这么个界定,是为了突出其表意的功能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关于意象,我下的界定是“表意之象”。给“意象”下这么个界定,是为了突出其表意的功能,这“意”当是指诗人的诗性生命体验。换句话说,作为诗歌的意象,必须内含诗人的情感体验;不能显示情感体验之“象”,就够不上称作“意象”。眼下有一个相当普遍的倾向,就是把意象等同于诗中表名物之词语,其实是不恰当的。诗中所用的词,有不少是表具体名物之词,如蓝天、白云等,它会在我们脑海里唤起某种想象的,但通常只能算表象,不是意象。举个简单例子。王维的两句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总共包含几个意象?我想大部分人会回答说,有四个意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确,这四个词语都能成“象”,但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意”呢?孤立开来看,大漠,指广阔无垠的沙漠,或可引发多种联想,但自身却没有确定的意向;孤烟,指一缕狼烟,也同样看不出诗人的感受。必须将“大漠”与“孤烟直”合成整幅图景:在一望无际的漠野间,直直地升腾起一股狼烟,方能将诗人行经边塞时所体验到的那种空旷、荒凉、寂静、燥热无风乃至边塞示警的独特情味生动地传达出来,这才成为意象。同样道理,长河、落日单独看亦只是表象,必须连成画面——在奔腾不息地流向天际的大河上方,一轮浑圆的太阳正徐徐下沉,绚烂壮丽的景观效果始得以展现。总之,意象不单有象,且一定要表意,要能确切地传达诗人的独特体验,才能起到为抒情服务的作用。
  (选自陈伯海《<意象艺术与唐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材料二: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选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三: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经过诗人不断地提炼、加工和创造,拥有了众多的诗意盎然的词语。这些词语除了本身原来的意义之外,还带着使之诗化的各种感情和韵味。这种种感情和韵味就是情韵义。词语的情韵是由于这些词语在诗中多次运用而附着上去的。凡是熟悉古典诗歌的读者,一见到这类词语,就会联想起一连串有关的诗句。这些诗句连同它们各自的感情和韵味一起浮现出来,使词语的意义变得丰富起来。而这种种丰富的情韵义,往往难以用训诂的方法予以解释,也是一般词典中难以包括的。
“凭栏”“倚栏”,意思是依靠着栏杆,但是诗词中用“凭栏”“倚栏”,却有多种意味,或表示怀远,或表示吊古,或抑郁愁苦,或悲愤慷慨。如,李璟《摊破浣溪沙》:“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冯延巳《鹊踏枝》:“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姜夔《点绛唇》:“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这些诗句中的“凭栏”都是和某种激动的感情联系在一起的。
诗歌语言的情韵是由诗人反复使用而逐渐附着上去的,这种情韵在诗里所起的作用,有时甚至比词语原有的意义更重要,它可以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和联想,使诗的含意更加丰富饱满。
(选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情韵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界定意象是“表意之象”,这样就可以突出诗人的诗性生命体验。
B.表名物的词语,必须融入诗境并传达出独特的情味才能成为意象。
C.“木叶”能给人落叶的微黄和干燥之感,就是源于“木”的暗示性。
D.诗歌词语情韵义是指本身原义以外的、诗化了的各种感情和韵味。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漠、孤烟能成为意象的条件是,在诗中有确定的意向,能表现诗人的感受。
B.由“木”暗示着落叶与颜色,可知古诗语言的暗示性可源于意象的外在形象。
C.诗歌语言的情韵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和联想,因而使诗的含意更丰富饱满。
D.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意义与情韵义,讲的都是意象的语境意,所依角度也一样。
3.下列各项“凭栏”的情韵义,与其例举诗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表示怀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B.表示吊古——“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C.抑郁愁苦——“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D.悲愤慷慨——“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4.如果给“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下一个定义,应该有哪些要点?(4分)
5.三则材料都在谈“古诗意象”问题,分别提出了什么看法?请简要概括。(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相关概念的内容,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归纳。
(5)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进行筛选、归纳、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
【解答】(1)A.“就可以……”不当。材料一为“关于意象,我下的界定是‘表意之象’。给‘意象’下这么个界定,是为了突出其表意的功能,这‘意’当是指诗人的诗性生命体验”,界定意象是“表意之象”,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的诗性生命体验,但不一定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2)D.“讲的都是意象的语境意,所依角度也一样”错,从文中看,材料二“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暗示性意义是从来源上说的,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暗示性意义也基本一样;材料三“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经过诗人不断地提炼、加工和创造,拥有了众多的诗意盎然的词语。这些词语除了本身原来的意义之外,还带着使之诗化的各种感情和韵味。这种种感情和韵味就是情韵义”,情韵义是从使用过程来说的,但语境不同,情韵义也有差别。
(3)D.原文中的例句,并非直接按前后对应上文的情韵义。
A.“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抑郁愁苦。
B.“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表示怀远。
C.“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表示吊古。
D.“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悲愤慷慨。
故选:D。
(4)结合材料二“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可概括出“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相交织”“含意丰富多彩,一言难尽”。
结合材料二“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可概括出“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言辞不留迹象”。
(5)材料一观点句是“这‘意’当是指诗人的诗性生命体验。换句话说,作为诗歌的意象,必须内含诗人的情感体验;不能显示情感体验之‘象’,就够不上称作‘意象’”,作者认为“在具体的诗句中,能显示诗人的情感体验的表象词语才能成为意象”。
材料二观点句是“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作者认为“诗歌意象的潜在的力量与概念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从而含有丰富多彩的韵味,具有了暗示性”。
材料三观点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经过诗人不断地提炼、加工和创造,拥有了众多的诗意盎然的词语。这些词语除了本身原来的意义之外,还带着使之诗化的各种感情和韵味。这种种感情和韵味就是情韵义”,作者认为“经过诗人不断地提炼、加工和创造,使意象既保留原义,还带着使之诗化的各种感情和韵味,具有了情韵义。

答案:
(1)A
(2)D
(3)D
(4)①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相交织。②含意丰富多彩,一言难尽。③富于感染性、启发性。④言辞不留迹象。
(5)①在具体的诗句中,能显示诗人的情感体验的表象词语才能成为意象。②诗歌意象的潜在的力量与概念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从而含有丰富多彩的韵味,具有了暗示性。③经过诗人不断地提炼、加工和创造,使意象既保留原义,还带着使之诗化的各种感情和韵味,具有了情韵义。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