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政①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②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③

(2021·山东滨州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乙)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节选自《管子·牧民·四顺》)
(注释)①政:政令。②佚乐:使……安乐。③危坠:危亡。④生育:使……生养繁息。⑤欲:欲望,⑥亲:亲近。⑦予之为取:给予就是索取,即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腰白玉之环
B.池非不深也                   南冥者,天池也
C.委而去之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环而攻之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钱覆其口
C.民恶贫贱,我富贵之    前人之述备矣
D.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  不效,则治臣之罪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22.两文都围绕“民心”展开议论,甲文强调(1)“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比“天时””地利”更重要、乙文认为(2)“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就可以赢得民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启示我们:一切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亲民要有真感情,爱民要有真措施,利民要有真成效。(3)甲文中的________主张与“执政为民”思想是相通的?
【答案】
19.C
20.D
21.(1)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2)由此可知,“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是治国的法宝。
22.    人和    从其四欲    施行仁政(“得道")。    

解析
19.
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A.环:包围,围绕/环形的玉;
B.池:护城河/池塘;
C.委:都是“舍弃”的意思;
D.从:顺从,听从/跟从,跟随;
故选C。
20.
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而:表顺承,且/表转折,却;
B.以:介词,凭借/介词,用; 
C.之:代词,他们/助词,的;
D.则:都是“连词,那么”;
故选D。
21.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寡(少)、畔(同‘叛’)、顺(顺从)”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故(所以)、予之为取者(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宝(法宝)”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2.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
(1)从甲文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知,其所强调的“人和”比“天时”“地利”更重要;
(2)从乙文中的“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故从其四欲”可知,“从其四欲”就可以赢得民心。
(3)甲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而要做到“人和”,就要实施“仁政”,这也正是孟子的思想。
译文
参考译文
【甲】孟子说:“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比如有一座城)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敌人)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敌人)包围并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但是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因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又比如另外一座城)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士兵们的)武器不是不锐利, 盔甲并不是不坚固,粮食不是不充足;守城的士兵们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势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界线,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地势的险要,在天下建立威信不能只靠锐利的兵器。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越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越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连天下的人都会服从他。凭着天下人都顺从的条件去攻打连亲属都会背叛的君主。所以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就必定胜利。
【乙】政令所以能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人民怕忧劳,我便使他安乐;人民怕贫贱,我便使他富贵;人民怕危难,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灭绝,我便使他生育繁息。因此,满足上述四种人民的愿望,疏远的自会亲近;强行上述四种人民厌恶的事情,亲近的也会叛离。由此可知,“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这个原则,是治国的法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