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

21,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朝代 南    方 北    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
材料四:(南宋)北地称真定府最为繁华富庶,有南人北游归而言曰“曾不及吴城(及苏州)十之二一。”他州城郭,更荒凉不足取。
——《图书编》卷36“吴风俗”卷
(1)材料一反映了南方经济发展处于怎样的水平?(2分)
(2)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6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至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发展的趋势,并说明其原因。(12分)
 
21.(1)西汉时期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人力缺乏,交换不发达。
(2)材料二反映了北方人口南迁,北宋时南方人口已经超过了北方。
材料三反映了江浙一带已经成为了农业高产区,国家赋税大部分来自南方。
材料四反映了南方的城镇较北方繁华富庶。
(3)趋势: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原因: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②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较进步的生产工具、技术和劳动力;
③政府注重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④南方地区气候适宜,蕴含着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⑤某段时期政治重心南移引起的连锁反应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