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材料 15世纪后期,西欧封建制度开始解体,许多新兴民族国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王侯统治,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指出:“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病做出的反应,其中包括教皇的放荡生活、出售宗教场所、不受教会法律约束的特许和豁免等,但他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上述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 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只是文艺复兴的表象
B. 表达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运动同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C. 强调教会的腐败和无耻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借口
D. 阐明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运动在人文主义精神上的传承关系
12、在宗教改革过程中人们目睹了宗教战争的残酷,引起了同时代的一些人的反思。德意志文艺复兴的代表人伊拉斯谟主张……以商量的方式解决目前的问题,这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回归。这表明
A. 宗教改革促进文艺复兴兴起    B. 人文主义是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C. 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宽容精神    D. 伊拉斯谟反对马丁路德宗教思想
13、德国的人文主义者胡登在《致萨克森选侯书》(1520年)中指出:“一个优秀民族却要臣服于某一个人(更不用说是要臣服于那些无所事事的僧侣),这该是何等的耻辱与不正当!”他呼吁:“让我们恢复普遍的自由!让我们解放长期以来受尽压迫的祖国!”由此推知,当时德国
A. 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已成为社会共识
B. 国家统一成为时代潮流
C. 民族意识的高涨有利于助推宗教改革
D. 首先兴起人文主义思潮
14、1523年,马丁·路德在文中说:“必须将亚当的子孙分为两类,一类属于上帝之国,一类属于世界之国,两者的区别在于——属世界的政府所有的法律,只及于生命财产和世界上外表之事,至于灵魂,只受上帝统治。”马丁·路德这一思想
A. 削弱了封建王权在欧洲的影响    B. 实质上否定了基督教的教义
C. 利于新教摆脱世俗王权的束缚    D. 巩固了欧洲民众的宗教信仰
15、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A. 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 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 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开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对话
D. 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人类理性的光芒
16、材料 15世纪后期,西欧封建制度开始解体,许多新兴民族国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王侯统治,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评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这一切都为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全德;在瑞士,加尔文的改革活动进一步扩大,加深了新教的影响……到16世纪中叶,新教的三个主要教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格兰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新教虽然有很多派别,但在教义方面有三个共同原则,即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成为祭司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这三大原则和天主教是针锋相对的。
——摘编自孔祥民《德国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答案:1-5CAAAB   6-10CAACC  11-15BCCCD
16(1)背景:新兴的民族国家出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
(2)历史作用: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增强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国家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助于思想的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一定程度实现了信仰自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