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小戴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据前代礼书所编,在唐代成为“五经”之一。其中《缁衣·体全章》中记载:“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

58.(2020·北京昌平区·高三二模)《缁衣·体全章》
材料一  《小戴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据前代礼书所编,在唐代成为“五经”之一。其中《缁衣·体全章》中记载:“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满足)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材料二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战国中期楚墓出土了大批典籍竹简,其中有《缁衣》等十四篇为战国时儒家所传文献,其中《缁衣·体全章》中记载:“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好则体安之,君好则民欲(满足)之。故心以体害,君以民芒(亡)。”
(1)分别指出以上记载了《缁衣》篇的两则史料的类型。
(2)对比分析以上两则史料中《缁衣·体全章》的相关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并加以说明。
答案】(1)史料类型
材料一是传世文献;
材料二是出土文献。
(2)参考答案要点:
发现 说明
两段文字内容有相似性 西汉的《小戴礼记》可能参考或引用了战国竹简《缁衣》中的相关记载;或两段文字使用了同源史料。
内容上,都体现了民本思想,说明西汉《小戴礼记》是对先秦儒学思想的继承。
个别表述不同,如将“心好则体安之,君好则民欲之”改为“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如将“故心以体害,君以民芒。”“改为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西汉的《小戴礼记》和战国竹简《缁衣》参考了不同版本的《缁衣》。
西汉的《小戴礼记》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意图,顺应了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趋势;且“必”字更强调民依附于君的必然性。
《缁衣·体全章》真实的存在 二重证据法证明《缁衣》的真实性。
详解】(1)根据“《小戴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据前代礼书所编”可知材料一是传世文献;根据“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战国中期楚墓出土了大批典籍竹简”可知材料二为出土文献。
(2)根据“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满足)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好则体安之,君好则民欲(满足)之。故心以体害,君以民芒(亡)”进行比较可知,首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相互印证可以证明《缁衣》是真实存在的。但二者在内容上存在相似性和差异,相似性说明二者可能使用了同源史料,也说明二者在思想上存在继承性;差异这说明二者可能参考了不同版本的《缁衣》,同时也有可能与这二者所处的社会背景的不同有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