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课内语段精练 有参考答案

《桃花源记》课内语段精练
 
阅读文言文《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 欣然规往。 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横线词的意义相同?(       )
A.便舍船,从口   竭其庐之(《捕蛇者说》)
B.复数十步   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C.屋俨然    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D.有良田美池桑竹属   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2.下面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B. 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事业
C. 来问讯   咸:   都    D. 欣然往     规:   计划
3..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4.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欲其林    所识乏者得我与     B.如外人    以咨之
C.停数日,去   蒙以军中多务    D.未果,病终   遂至承天寺张怀民
6.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好了标记,但当地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7.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复前行,欲穷其林/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C.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苦人也
D.得其船,便扶向路/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8.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渔人对所看到的桃花林美景感到很是惊奇。
B.便要还家——有个村民邀请渔人回到自己家里,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回到郡城之后,渔人去拜见太守,建议太守派人跟他去寻找这个奇异的地方。
D.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再也没有人去寻找桃花源了。
9.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渔人划着船沿着溪水前行,遇到一个美丽的桃花林,水穷林尽,从一个仅容一人的狭长洞口穿过一山,发现一个环境优美的村落。
B.渔人与村民交谈得知,他们的祖先在秦时躲避战乱来到此地生息,此后再也没有出过外面,一直过得与世隔绝的生活,也不知道外面是何朝代了。
C.在这个封闭的村子里,土地平阔,良田肥沃,屋舍整齐,竹翠池美,鸡鸣狗叫,一派宁静、和谐景象;村民自耕自足自乐,淳朴热情好客,对这里的生活很是满足,对外面的世界并不向往。
D.细心的渔人虽然作了标记,但当他回去后带着人再次去寻访桃花源时,却迷失了路途再也找不见了。以后也曾有人再去寻找,还是图劳无果。在作者看来,美好的桃花源在当时是不存在的,只存在自己和刘子骥等高尚的人的理想之中,也许将来会变成现实。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渔人甚之              ②父焉,借旁近与之
B.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②予作文以记之
C. ①此中人云              ②卒中往往
D. ①便扶路,处处志之      ②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13.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见渔人,大惊  乃:就      不知有汉  乃:竟然
B.无论魏晋  无论:更不用说    便还家   要:要求
C.问今何世  是:表判断      吾尝疑乎  是:这句话
D.未果,病终   寻:很久     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国内
14.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描绘桃花源美景和民风民俗表现了他的入世思想,再借渔人“诣 太守”寻找桃花源未果,表现了他的出世思想。
B.村人叮嘱就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
C.全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 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烘托桃花源的不可得。
D.文中也反映了作者受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但他所设想的境界,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二)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每个1分,共18分)
1.行数十步(     )  2.屋舍俨然(      )3. 便还家(          )
4.此中人云(    )   5.阡陌交通(  ) 6.不为外人道也(         )
7.余人各复至其家(  ) 8.便向路(  ) 9.处处之(     )
10.武陵人捕鱼业(  ) 11.欲其林(    )12.鸡犬相(     )
13. 渔人,大惊(   )  14.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15. 仿佛若有光(  )  16.来问讯(  )17.如外人(            )
(三)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4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5.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见渔人,乃 大惊,问所从来。
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