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精神 叶圣陶   ①现在中国许多学生及一般教员,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满”。

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学生的精神
叶圣陶
  ①现在中国许多学生及一般教员,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满”。不论研究何种学科,只有适当的了解,即洋洋自得、心满意足。中国“四书”上有两句话:“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真是千古不灭的格言,并且是两句不能分开的话。因为要“学而不厌”,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了教员,还是要继续地“学而不厌”。这可说是我现在要讲的“学生精神”的先决问题。
  ②现在开始来讲“学生的精神”了。学生精神大约分为三点:
  ③学生求学须具有科学的精神。我们不论研究什么学科,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多发些疑问,切不可武断盲从。例如别人要我们信仰国家主义,我们必须明了国家主义的内容是否合于现代社会,才定信仰不信仰的方针。其他,社会主义亦然,无政府主义亦然……尤其我们研究科学之时,碰到一个问题来了,“知之则知之,不知则不知” 。因为我们自己知道自己不知的地方,那还有能够知道的一日;倘若不知的而认以为知,那么,不知道的终究没有知道的日子了。这可说是自己斩断自己求学的机能。所以我们学生求学,第一步就要有科学的精神。
  ④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我们在任何环境里面做事,不可过于急进。譬如园丁栽花木,倘只执一镰斧,乱砍荆棘,我相信花木亦必随之而受伤。务须从旁着想,怎样才能使荆棘去掉,那么,非用委婉的功夫不可。改造社会也是一样。尤其是我们学生,因为是领导民众的中坚分子,倘用乱刀斩麻的手段,必引起一般民众起畏惧之心,怎样还讲得社会改造?所以我们要改造社会,也需要用委婉的精神,走到民众前头,慢慢地领他们向前走,并且还要告示他们向前走的方法。如此才有社会改造的希望。不然,任你如何轰轰烈烈倡导社会改造,社会还是不能改造的。
  ⑤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必抱有坚强人格,不可自由摇动,尤其到了利害生死关头之时,必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才算得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国民。现在中国学生在普通情形的时候,各人的性格,好像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到危急存亡利害相冲的关头,就看得清清楚楚。各人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中国民众的不能团结,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所以我们处在任何的环境里面,坚强不摇的人格及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决不能少的,尤其在我们学生时代。
  ⑥学生的精神,大概分为上列三点。我觉得在今日的学生及教员,是必须具备的。 
(选自《叶圣陶集》)
1.文章是围绕什么观点展开论述的?(2分)
 
2.请说出选文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所指的内容是什么。(1分)
  这可说是我现在要讲的“学生精神”的先决问题。
 
3.赏析下面句子。(3分)
  譬如园丁栽花木,倘只执一镰斧,乱砍荆棘,我相信花木亦必随之而受伤。
 
4.下面材料如果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更合适?为什么?(2分)
  明朝的方孝孺先生,当燕王朱棣篡位之时,使他草“即位诏”,他大书“燕王篡位”四字,因此被夷十族。当燕王篡位之时,势力胜过现在的任何军阀,但不能压迫方先生一笔锥。
 
5.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1.今日的学生及一般教员,要有学生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点。文章的标题是一个短语,不可能是全文的中心论点,但它却表明了全文论述的话题。文章是从“中国许多学生及一般教员有很容易自满的通病”开始谈起的,综合整篇文章特别是结尾“学生的精神,大概分为上列三点。我觉得在今日的学生及教员,是必须具备的”考虑,“今日的学生及一般教员,要有学生的精神”,即是选文的论点。
2.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了教员,还是要继续地“学而不厌”。(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指代意义。“这”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仔细阅读“这”前面的文字,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
3.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学生改造社会比作园丁栽花木,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要改造社会必须具有委婉的精神,使说理更加通俗易懂,易于读者理解。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这句话将学生改造社会比作园丁栽花木,是对“委婉精神”的一种形象比喻。解答此题,要把句子放回到原文中去揣摩其表达效果。
4.放在第⑤段最合适。因为方孝孺的事例体现了读书人具有的坚强的人格,这和第⑤段的论点“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相符。(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论据的分析与运用。先确定材料中事实论据表明的观点,这则有关方孝孺的材料体现了读书人具有坚强的人格。然后阅读原文每个段落,找到文中不同段落的分论点,总结所给的基本内容,确定材料可以作为哪一个段落的论据。本文中只有第⑤段的论点与材料表明的观点有关。最后进行验证,将所给材料代入确定的段落,验证与该段观点是否相符。
5.首先,由中国学生及一般教员容易自满的通病,引出论题——学生的精神;接着,运用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述学生必须具有三种精神;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文章开端由“通病”引出论题,然后围绕观点论述了“学生求学须具有科学的精神”“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最后,重申了论点。作答时要结合文章内容,运用“先”“接着”“最后”等表示起承转合的词语组织语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