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021·重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9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名马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C.策之不以其道    不得志,独行其道
D.执策而临之      把酒临风
19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无马那?其真不知马也!
200.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了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
B.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它先天就“力不足”,所以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个“鸣”字写尽了千里马的无奈和悲愤,充分表现了它对“食马者”的鄙视与反抗。
D.本文以“说”这种体裁记叙了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
201.选文和链接材料都围绕人才问题发表了看法,请说出两文作者的看法有何异同。
(链接材料)
辛未闰四月即事(节选)
张九成
如闻失一士,每食不下咽。
人才何其鲜,求一于百千。
岂独今世欤,自古皆已然。
[注]①张九成:南宋人,曾任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等官职。②士:指人才。③鲜:读作xiǎn。
【答案】
198.D
199.想要与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200.A
201.相同点:爱惜人才(或:重视人才)。
不同点:韩愈认为人才多,但识才者少,呼吁要善于识别人才;张九成认为人才难得。

解析
198.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名:名贵/出名;
B.食:吃/通“饲”,饲养;
C.道:正确的方法/道路;
D.临:都是面对的意思;
故选D。
199.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求,要求。
(2)重点字词:第一个“其”,难道,表反问语气;第二个“其”,大概,表推测语气;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知,懂得,了解,认识。
200.
B.有误。根据“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分析,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
C.“鄙视与反抗”有误,文中没有此意思;
D.“记叙了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有误。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故选A。
201.
本题考查对比分析。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马说》通过论述世上存在着千里马,而伯乐却很少有的情况,来表达出作者自己面对怀才不遇的境遇的愤懑与无奈之情,希望统治者,善于识别人才,重视人才。也侧面揭露除了封建社会之下,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张诗中根据“如闻失一士,每食不下咽。人才何其鲜,求一于百千”大意“如果听说失去一个人才,会难过的吃不下去饭。人才很稀有,求得一个人才要从百千人中去找”分析,张诗认为人才稀有,要重视人才。据此写出异同点即可。
译文
参考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链接材料:如果听说失去一个人才,会难过的吃不下去饭。人才很稀有,求得一个人才要从百千人中去找。这不是当今社会独有。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