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本诗与《书愤》作于同一年,抒发的感情也大致相同,但两诗还有许多不同之处,试加以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又雪  杜甫
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
微微向日薄,脉脉去人遥。
冬热鸳鸯病,峡深豺虎骄。
愁边有江水,焉得北之朝。
[注]公园765年,杜甫离开草堂,顺江而下,因病暂住云安(今重庆云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了南方雪景,一个“沾”字传神地写出了南方积雪湿重不够蓬松的特点,突出了南方冬季地气偏暖。
B.颔联用叠音词“微微”“脉脉”,栩栩如生地描绘出雪仿佛在含情脉脉的离人远去,表达了诗人对蜀地的眷恋。
B.颈联通过“鸳鸯”和“犲虎”的对比,揭示了蜀地气候宜人和环境的雄奇瑰伟,也为末句写北归长安作了铺垫。
D.末句“北之朝”应指诗人向北回到京城长安;“焉得”二字写出诗人感叹去路难回,渴望回到京城的迫切心情。
15.“愁边有江水”,诗人忧愁如汩汩江水。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愁”。(6分)
14.C(揭示了此时此地的气候特征和环境的险恶,寓示不可久居。)
15.①愁自己疾病缠身。诗人年老多病,蜀地气候环境险恶,不可久居。②愁何时才能回到京城,人已老,抱负未实现,去路遥遥,漂泊不定。③愁安史之乱后蜀中大乱,心忧天下百姓。(每点2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蝶恋花 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注】①鴂(jué):伯劳鸟,鸣声悲凄。②角声:古代军中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角,发音哀厉高亢。梅花月,月色如梅花,也指乐曲《梅花落》。《梅花落》曲调悲凉,常表达怀乡的主题。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事阑珊芳草歇”,这是词人对暮春景的概括,同时也为全词的抒情奠定了感情基调。
B.“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词人作客他乡,无从祭扫,但他乡优美风光可以聊以自慰。
C.落红处处,人耳之声,偏偏是鳩鸟啼鸣,这是词人对“春事阑珊”暮春景色的具体描述。
D.词人所思之人处在“咫尺江山”而已,但地分“楚”“越”,界域森严,不能自由往来。
15.词的末尾两句“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14.B(“但他乡的优美风光可以聊以自慰”错,“客里风光”指词人作客他乡的时光,“又”字,表明词人在外作客,已非一年。没有聊以自慰,而是表现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15.①词人在五更从梦中惊醒,美梦不成,又听到哀厉刺耳的角声,惨白如梅花的月亮,闻此号角,也唯恐躲避不及似的落到山后去了。②表达了词人不能回家的愁苦,以及对家乡和家人深深的思念。(一点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
B.颔联语言清新隽永,由听觉感知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能给诗人些许欣喜与慰藉。
C.颈联“作草”“分茶”表面上是极闲适恬静的,但背后却深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D.全诗写日常生活很有情趣,章法极为谨严,表现诗人闲居自遣和对官场生活冷淡的心情。
15.本诗与《书愤》作于同一年,抒发的感情也大致相同,但两诗还有许多不同之处,试加以分析。(6分)
14.B(“些许欣喜与慰藉”错误。颔联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
15.①内容不同:《书愤》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临安春雨初霁》写明媚春光下客居京华的恬静闲适生活,表达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能上前线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悲愤心情。
②意境不同:《书愤》的意境是沉郁雄浑顿挫;《临安春雨初霁》的意境是明艳恬静闲适。
③风格不同:《书愤》的风格是沉郁雄放;《临安春雨初霁》的风格是清新隽永,优美自然。
④表达技巧不同:《书愤》采用虚实结合方法,前四句回忆往事是虚,后四句着眼现实为实,虚实对比,相得益彰;《临安春雨初霁》采用以乐景衬哀情,以恬静闲适的生活反衬落寞无聊的心境。   (每点2分,3点给6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