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蔡元培认为,民族文化如果能贡献于世界者,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应以固有文化为基础,第二要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以为养料。材料表明蔡元培(  )

11、蔡元培认为,民族文化如果能贡献于世界者,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应以固有文化为基础,第二要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以为养料。材料表明蔡元培(  )
A.已经有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
B.思想观点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
C.对中国的儒家文化非常推崇
D.对西方文化有绝对肯定之倾向
答案:B
解析: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遭到惨败之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许多爱国仁人志士要决心学习近代西方先进的文化。蔡元培开始留心西学,研究西方文化,提出材料中“需要两个条件”,而直到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故A项错误;文化融合与材料中“第一应以固有文化为基础,第二要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以为养料”相符,故B项正确;非常推崇儒家与材料中“要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以为养料”不符,故C项错误;对西方文化有绝对肯定之倾向与材料中“第一应以固有文化为基础”不符,故D项错误。]
12、《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一个影响较大的报纸,梁启超曾说,他在主笔该报时“记事则西多而中少,译报则政详而艺略”。这说明梁启超(  )
A.反对学习西方器物技艺
B.热衷于报道西方的政闻
C.注重营造维新舆论环境
D.借报刊批驳洋务派主张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艺略”不等于反对学习西方器物技艺,故A项错误;B项忽视了材料中“记事则西多而中少”,故错误;“《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是为了营造维新舆论环境,与材料中“西多而中少,译报则政详”的侧重点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重在批驳反对维新变法的顽固势力而非仅仅是洋务派,故D项错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