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美国本土历史最长的高等学府,诞生于1636年,建校380余年,走出8位美国总统,133位诺贝尔奖得主,哈佛大学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有极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哈佛大学,美国本土历史最长的高等学府,诞生于1636年,建校380余年,走出8位美国总统,133位诺贝尔奖得主,哈佛大学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有极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
岳麓书院,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创办于976年,建校1040余年,有100余位思想家、政治家进出其中,代表人物有南宋思想家朱熹、张栻,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清代思想家王夫之,近现代风云人物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更有蔡和森、毛泽东等。岳麓书院杰出人物的思想,至今影响着全中国乃至世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中国教育一定要有复制西式的哈佛大学吗?为什么?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解读呢?请积极思考,思考不止于教育。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审题立意】
培养思辨能力,由是尝试给出思辨性考场作文题,日益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教育应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教会他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进而规划人生。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当万象纷至沓来的时候,请容留我们沉着思辨,是到了廓清迷雾的时候。
将东西方文化包括教育,借一个大学平台来做个比较,不全盘西化,也不全面复古,题旨指向我们当下教育以及国家发展的终极追求,进而引发我们对教育培育怎样的人的思考。
可以谈学习借鉴,中西交流,也可以谈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拟题参考】
莫让教育东施效颦
调一杯教育的鸡尾酒
采得百花可成蜜
教育的和而不同
教育岂可复制?
教育的自信
中西教育可合璧
去粗存精,而非复制
学习而非复制
教育的形而上
中国教育的魂,在中国
教育的魂,岂能靠借?
教育是有根的
取彼玳瑁,饰我瑾瑜
打开大门办教育
教育岂是舶来品?
风景这边独好
别人的地图和我们的道路
警惕教育的水土不服
固本培元,再言借鉴

 

【学生考场佳作】

别人的地图和自己的道路
众所周知,“全盘西化”的言论自“五四运动”之时就有之,意为要大刀阔斧地将中国传统连根拔起,再不遗余力地将西方理论移植到中国。废书院而炮制大学即是一实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中国教育不能变成西式大学的“盗版”。
哈佛大学凭借傲人的学术在世上独领风骚,而中国教育亦有其过人之处。精妙细微的读书方法,忍心动性的品德磨炼,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折射出中国古老的智慧。弃传统里的精华而向西方一味邯郸学步,无疑是抱着金饭碗讨饭。
古人认为二元事物有三种境界:正、反、和。“正”即是趋同,二者消除了差异;“反”则是趋异,二者分庭抗礼;“和”才是最高层次,二者相异而融洽的互生互息。如果在教育的问题上,将“中”与“西”视为二元,那么圆满的结果不是我抄袭你,亦不是我排斥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吸取精华,携手共同向前。
《中国老师来了》是BBC拍摄的一部记录片,片中邀请了几位中国老师去博航特学校进行为期三周的中式教学。相比之下不难发现,中式教育强度大,趣味低,学生表示难以接受;而英式教育强度低,趣味足,但英式教育应试成绩远远低于“中国班”的学生。中国传统教育缺乏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因此显得不近人情,而英国传统以人为本,将学校变成了天堂,学生“食饱居安”,在应试考场上捉襟见肘。在记录片末尾,英式则友思办学的初衷,中式亦是考虑教育能否更加柔和。
从教育说开,文化又何尝不是呢?
马克思主义是“十月革命一声巨响”便来到中国,在这片土地上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茁壮成长;拼音也是受字母文字的影响才得以诞生,最终为汉语的输入法立下汗马功劳;而电脑的二进制也是受太极图的启发,一黑一白的交措就可以演替万物……没有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只是一人大唱独角戏的话,百花园就不会那样夺目,交响乐也不会那样宏大。
“君子和而不同”。西方的教育体系堪称完备,中国教育同样令人称道。只是,在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不能拿别人的地图寻自己的道路,而应走出去,引进来,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留得文化自信在,“岳麓”何须“哈佛”化
  自从晚清政府腐败无能,面对外敌入侵节节败退,既丧国土,又输银子,爱国人士便开始思考,我们国家怎么啦?于是老百姓起来造反,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相继而起,结果招致晚清统治者更加丧心病狂竟然联合外帝对国人起义进行了更残酷的镇压。如此之后,中国人不只是老百姓,就连晚清官员也比洋人矮了几级。
  国人之中的有识之士,相信西洋技术的,便开始远渡重洋,学习西学,以图“师夷长技以制夷”;相信改革的便想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戊戌变法;相信教育的,便思普及国人的教育;相信文学的便思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相信武装革命的便思建立武装,希望通过军事斗争,推翻晚清的统治……结果,倘若不是出了一个土生土长未曾出国留学的毛泽东,中国依然改变不了国人的命运。
  是中国文化落后腐朽导致了中国的危亡,还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导致了中国人的屈辱的命运?
  这里有必要对中国人的文化进行一下反思。主导中国文化的是三种流派:儒、释、道。儒家重视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流派一直主导中国的读书人积极进取,干预社会,造福苍生,而在俗世中功成名就之后,得到世人尊崇,以图永垂不朽;释家重视忍受现实的苦难,广结善缘,苦修功果,以图成仙成佛,在西方净土永享长生;而道家讲究淡泊名利,清虚无为,道法自然,与民无扰,无为而治,而后羽化登仙。这三种思想相互渗透、互补、相融。以致现在发展成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兼收并蓄,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文化继承观。
  在“努力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的文化复兴早已不是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那种文化了,而是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的新时代文化。这种文化的一个最鲜明的特征是打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烙印,并且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和习近平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一个思想领导体系。其他的各种思想都必须在这个思想体系的领导之下。无论是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我们都有理由坚持实行它,不断完善它,并对它在社会各个领域将发挥的伟大作用充满信心。
  基于此种认识,我们再来看岳麓书院,再来比照一下哈佛大学,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哈佛再好,也是外国的,岳麓如果“哈佛”化,搞得再好,也不过是哈佛第二,何况全盘“哈佛”化,由于缺乏美国的土壤与根基,说不定会因为水土不服而问题百出;岳麓文化植根于中国文化五千年历史土壤中,如今已根深叶茂,尤其是在现代和当代注入新的活力之后,其在教育上的丰功伟绩自不待言,在人才培养上,仅一个毛泽东都不知道抵得上多少美国总统,在未来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岳麓书院对中国乃至世界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的作用,将更是不可估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