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眺黄山,    的几笔淡墨;北望长江,飘飘欲举的    云烟。脚底下九华山的这一片峰峦岩壑,寸寸尺尺的翠,罩着淡淡的香雾,真是一幅    的风俗画,也是一幅恬淡的自然风景画。斯时我独享这一方美丽的江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嬗变(shàn)  期年(jī) 猗郁(yī) 鳞次栉比(zhì)
B.扶掖(yè) 麻痹(bì) 春晖(hūn) 歃血为盟(chā)
C.决别(jué) 赍发(jī) 撇开(piē) 叱咤风云(chà)
D.青荇(xìng) 发仞(rèn) 熟稔(rěn) 病入膏肓(huānɡ)
答案:A
解析:B项,“歃”应读“shà”。C项,“决别”应为“诀别”,“咤”应读“zhà”。D项,“发仞”应为“发轫”。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南眺黄山,    的几笔淡墨;北望长江,飘飘欲举的    云烟。脚底下九华山的这一片峰峦岩壑,寸寸尺尺的翠,罩着淡淡的香雾,真是一幅    的风俗画,也是一幅恬淡的自然风景画。斯时我独享这一方美丽的江南,心在山道上    ,通向幽香的林间。 
A.若隐若现   一束   凝重   蜿蜒
B.时断时续 一缕 肃穆 徘徊
C.朦朦胧胧 一寸 典雅 驰骋
D.清秀灵动 一丝 持重 飞奔
答案:A
解析:“几笔淡墨”不宜用“时断时续”修饰。北望长江,长江不可能是“一缕”“一寸”“一丝”。根据前面营造的意境,“肃穆”一词太严肃,“典雅”与“持重”均不宜修饰“风俗画”。“徘徊”与作者的心境不符,“驰骋”“飞奔”则与情境及“山道”不符,也不如“蜿蜒”形象贴切。因此选A项。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专家提出:许多国家在调整退休年龄时都要预先若干年向社会公告,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别政策,并以“小步慢走”实施,以减少负面影响。
B.绿草如茵的平原、枝繁叶茂的大树、蜿蜒流淌的清泉、乡间小屋用花草精心装饰、时隐时现的丛林……阴霾的清晨,达西先生走出自己美丽的庄园,走向伊丽莎白的家。
C.根据国务院有关通知,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高速公路仍实施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
D.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老师介绍说,厦门大学在新学期准备开设“爬树课”,是借鉴了美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部分大学经验开设的生存训练课,爬树,意在锻炼学生的体能。
答案:C
解析:A项,成分残缺,“并以‘小步慢走’”后缺少中心语“的方式”。B项,语序不当,“乡间小屋用花草精心装饰”应改为“用花草精心装饰的乡间小屋”。D项,成分残缺,“是借鉴了”前应加上“这门课程”。

4.下列诗句对应传统节日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③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④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A.①元宵节  ②端午节  ③中秋节  ④七夕
B.①端午节 ②中秋节 ③七夕 ④元宵节
C.①中秋节 ②七夕 ③元宵节 ④端午节
D.①元宵节 ②端午节 ③七夕 ④中秋节
答案:D
解析:①出自欧阳修《生查子·元夕》;②出自文秀《端午》;③出自白居易《七夕》;④出自苏轼《阳关曲·中秋月》。可得出答案。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2)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3)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五更鼓角声悲壮,            。 (杜甫《阁夜》) 
(5)开琼筵以坐花,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答案:(1)风萧萧兮易水寒 (2)问君能有几多愁 (3)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4)三峡星河影动摇 (5)飞羽觞而醉月
6.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答案示例:嘴巴很豁达/能吞下所有辛酸/它又很狭隘/说不得一点是非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上续写一段话,从不同方面阐述写好汉字的意义,并写一句建议性结语。要求:角度恰当,观点明确;语言得体;不超过60字。
书法是源于中国文字的一门艺术,它与京剧、武术、中医并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书法艺术本身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充当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作为一个中国人,写好汉字应当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答案示例:往大里说,这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往小里说,这是对自身形象的塑造。应把写好汉字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技能来训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