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的声音 ①家里养了玫瑰,没过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

花落的声音
①家里养了玫瑰,没过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象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空中跌落下来。
那一刻的夜真静啊,静得听自己的呼吸犹如倾听涨落的潮汐,整个人被花落的声音吊在半空,竖着耳朵,听得心里一惊一惊的。
③早起,满桌的落花静卧在那里,安然而恬静,让人怎么也无法相信,它曾经经历了那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④玫瑰花即使落了,仍是活鲜鲜的,依然有一种脂的质感,缎的光泽和温暖。我根本不相信这是花的尸体,总是不让母亲收拾干净。看着它们脱离枝头的拥挤,自由舒展的躺在那儿,似乎比簇拥在枝头,更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丽。
⑤这个世界,每天似乎都能听到花落的声音。
⑥象樱,梨桃这样轻柔飘逸的花,我从不把将他们的谢落看作是一种死亡。它们只是在风的轻唤中,觉悟到自己是曾经有翅膀的天使,它们便试着挣脱枝头,试着飞,轻轻地就飞了出去……
⑦有一种花是令我害怕的。它不问青红皂白、没有任何预兆、在猝不及防间整朵整朵任性地鲁养地不负责任地骨碌碌地就滚了下来,真让人心惊肉跳。曾经养过一盆茶花,就
是这样触目惊心的死法。我大骇,从此怕了茶花。怕它的极端与刚烈,还有那种自杀式的
悲壮。不知那么温和禅定的茶树,怎会开出如此修烈的花。
⑧只有乡野那种小雏菊,开得不事张扬,谢得也含蓄无声。它的凋零不是风暴,说来
就来,它只是依然安静温暖地依偎在花托上,一点点地消瘦,点点地憔悴,然后不露痕
迹地在冬的萧瑟里,和整个季节一起老去。
⑨花世界,一叶一春秋。生命来的时候就预约了走。花是,人也是。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无论是花的凋零还是人的离世,都不是悲喜剧,它只是生命的一个无声的句点。张爱玲的一生都是传奇,惟有她的死亡——在窗帘低垂的家里,一个人躺在地毯上静静地睡去,才真正顺应了生命最自然的声音。这也是她惊世骇俗的一生里,最朴素最简洁也最澄清透彻的一笔。
⑩当告别来临的时候,我们只需怀着一颗对生的感恩之心,静静地闭上眼睛。
15.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4分)
不同类型的花 玫瑰 樱、梨、桃等花 小雏菊
落花的不同特点 安然恬静独立美丽
16.第⑨自然段画线句中的“它”指什么?写张爱玲的文字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品味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空跌落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一刻的夜真静啊,静得听自己的呼吸犹如倾听涨落的潮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抒写不样的人生观?(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①茶花  ②轻柔飘逸 从容洒脱  ③极端刚烈、悲壮惨烈  ④含蓄无声、不露痕迹
16.“它”指的是花的凋零或人的离世。作用:照应上文,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了花的凋零或人的离世对于生命过程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花与人的衰亡一样,都应是平静、朴素和简洁的。
17.(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玫瑰花凋落时的情景,流露出作者的痛惜之情。(意思对亦可)
(2)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将“自己的呼吸”比作“涨落的潮汐”(景物描写,以动写静),写出夜晚的万籁俱寂,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宁静。
18. 托物言志,表面写花实际写人,借几种花的不同凋零方式,隐喻着不同的人生观和生死观,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终极思考,并欣赏这种不事张扬的生活方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