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

(一)课内(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5.下列有关“父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父爱”与“母爱”一样,都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
B.“父爱”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它不像母爱那样是无条件的。
C.“父爱”能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D.“父爱”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
解析:选C C项,偷换概念。“能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是父亲的任务,而不是“父爱”的内容。
6.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一个人首先要发展母亲的良知,然后再发展父亲的良知,并使两者完善地统一在自己身上。
B.只要一个人同时具备了自己母亲的良知,又具有了自己父亲的良知,他就是一个成熟的人。
C.成熟不是指人的年龄是否到达了某个阶段,而是指是否具有爱的能力以及理智判断的能力。
D.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表面上看是矛盾的,实际是统一的。
解析:选B 画线句是第二段的中心句,第二段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论述的。综合四个选项看,B项不正确,从原文“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可以看出。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六岁以前主要受母爱的影响,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
B.孩子六岁左右,就开始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导,这种权威指导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判断力。
C.只有母爱的良知和只有父爱的良知,都是不健全的,都影响人的成长,使人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
D.一个人先同母亲有紧密的关系,然后发展到同父亲有紧密的关系,最后达到综合父母的良知。
解析:选C C项,“使人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是缺少“母爱的良知”的表现,而不是“只有母爱的良知”的表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