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汉语中,“人文”一词主要指礼乐教化。《易· 贲》有说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古代汉语中,“人文”一词主要指礼乐教化。《易· 贲》有说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亦泛指人世间事。李贤对《后汉书·公孙瓒传论》批注:“人文尤人事也。”其本义为致力于人的利益而非神的利益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并不要求人们排除对神的信仰.而只要求人们在处理天人(或神人)关系时以人为本。中国古代史学中的人文精神.指的就是反映这种思想的思维活动。
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产生在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历史巨变导致上古时期的天命观发生了重大变化。股是一个强大的邦国,周则是一个较小的邦国,殷与周之间还有一层天子与诸候的关系。周人承认殷的王权来源于天命。周人从殷亡国的历史教训中意识到,天命并非像殷纣王说的那样是永恒不变的。据《尚书·君奭》记载,周公说:天把丧亡之祸降给夏人。我周邦接受了天命,但不敢说周邦的国运就能永久地美好。我也不敢说周的国运必然是不美好的。只有继承和发展文王的德业.上天才不会废弃文王所承受的大命。
在中国历史上,周人最早把天命与君主的德治联系起来。周人意识到.君主只要有德.就能得到天命,否则就会被天所抛弃。周人的认识可谓“石破天惊”。因为在周人厚厚的宗教迷信外衣之下,所迸发出的却是人文精神的曙光。君主主宰人的活动,然而人的意志却能够影响天意。君主是否有德从而承天命,能从他自己的行为中反映出来。在周人的天命观中,蕴含了一层深刻的思想一一天意呈现在人类的意志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人文精神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天作为最高神的涵义逐渐淡化了。楚庄王问作为王权象征的九个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九鼎的大小轻重在德而不在鼎。夏代有德时,铸鼎刻图,所以夏得到天的保佑。夏桀王荒淫乱政,殷代夏而得天命,鼎迁到殷。殷纣王暴虐,周代殷而得天命,鼎再迁至周。周成王曾做了占卜,结果是九鼎将在周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天命也。在这个故事中,楚庄王问九鼎的轻重大小,实际上表达了对周天子的轻视。
随着天作为最高神的意义淡化,人的作用不断增强。郑国人裨灶根据彗星在大火星旁出现的异象,对子产说,宋国、卫国、陈围、郑国将在同一天发生火灾。郑国必须以宝器祭神,才可以免除这场灾难。子产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第二年,这四个国家果然发生了火灾。裨灶说,不按我的话做,郑国还会发生火灾。郑国人都请求子产采纳这条建议。子产却回答说:“天道遥远,而人道离得很近,两者互相,怎么能知道两者之间的关系?”裨灶说过的的话多了,总会有瞎猫碰到死老鼠的时候。子产仍然没有同意郑人的请求,郑国也没有发生火灾,子产并没有全盘否认天道,但他对人道更加重视。
西汉司马迁提出的“究天人之际”,堪称中国古代史学“天人关系说”的一座里程碑。司马迁不仅继承了先秦史学的天命观念,而且进一步解释了先秦史学的思想,对后世史学天人关系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谈人事而不避天,从天人和谐中彰显人文精神是古代史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古代史家从民本思想或人欲望的合理性来阐释天、德治与民心的关系,表现出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在历史中作用的肯定。
(摘编自张家维的《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易·贲》中认为为了观察时变以及化成天下,所以要求人们“观乎人文”。
B.周人从殷亡国的历史教训中意识到,殷的王权来源于天命,但并非永恒不变。
C.周人最早意识到,君主如果没有德行,就不能得到天命,就会被上天所抛弃。
D.人文精神最重要的发展,是天为最高神的涵义逐渐淡化。而人的作用却在增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主体部分主要以纵向形式展开,脉络清晰。
B.文章分析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在春秋战国和西汉时期都获得较大程度的发展。
C.文章既有引证,又有举例论证,这加深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的末段分析了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古代历史学家对人在历史中作用的肯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贤在对《后汉书·公孙瓒传论》的批注中,要求人们在处理天人或者神人关系时需要以人为本。
B.大多数周人仍旧有着浓厚的宗教迷信思想,却也迸发出人文精神的曙光,相信人的意志能影响天意。
C.王孙满回答楚庄王询问九鼎轻重大小的故事,表达了楚庄王对周天子的轻视,体现他对天命的重视。
D.先秦史学的天命观念和思想,对司马迁提出的“究天人之际”的“天人关系说”产生了重要影响。
 
 
1、答案: C. A,观乎人文的目的没有“察时变”,观乎天文的目的是“察时变”。张冠李戴,强加因果。B项,周人客观“承认殷的王权来源于天命”,而不是“从殷亡国的历史教训中”才意识到“殷的王权来源于天命”。D项, 缺少春秋战国时期的限定。
2、答案: A.文章不是总分总结构。
3、答案: C.曲解原文:“对天命的重视"不正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