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

11.A  图片中左图是耕地的情境,右图是织布的情境,说明古代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中体 现的是小农经济模式,不是商品经济,故B项错误;材料不是说明手工技术领先世界,故C错误;小农经济的耕作模式,不能说明社会的和谐,D错误。
小农经济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基础上,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本题以剪纸的形式体现了这种模式,做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从图片中解读出有效信息,从图中的“耕牛”和“纺车”等信息便可做出正确判断。
12.B  根据材料可知,明前中期,朝廷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显然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显然说明冲击等级秩序,故排除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A。朝廷对玉制器皿等规定不是传统伦理,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13. C  “恣行吞并,莫惧章程”说明当时是有相关的“章程”(规定)的,而且是不允许“恣行吞并”的,再结合“口分永   业(国家授予的田地)”可以推断出是在唐代中期出现的均田制被“违法买卖”(兼并),受到破坏的现象。故选C。 而 ABD三项并非唐代的历史现象,被排除。       
14. B  珐琅彩出现于康熙时期,因此不可能出现在明朝的沉船上。故选C。青瓷在东汉时期出现;白瓷在南北朝时期出现;青花瓷出现在元朝,属于彩瓷。因此ACD均有可能出现。
15. 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是在唐代,因此A项错误;出口商品除了瓷器以外,还有丝绸,因此D项错误;C项错误,请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限制对外贸易;从材料“瓷器的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可以看出这是依据国际市场而进行生产的,故选B。
16. C  把握关键时间信息“乾隆之世”即可,D项军机处建立于雍正年间,A、B两项均错在“开始”,“重农抑商”政策始于春秋战国、“闭关锁国”政策始于明,乾隆帝只是厉行这两项政策,这导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能转变为近代工业文明。
17. A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图表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安徽及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故排除B、C两项项;D项发生于两宋时期,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汉唐(时期)”,故排除;由图片中两汉至唐期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次数的变化趋势可知A项的表述与此相符,故本题应选A项。
18.C  根据材料所示信息可以得出,汉代通过对商人征收重税,从社会、政治地位对商人的打压,来抑制商人的活动,故C项正确。休养生息政策是指政府对经济活动不过多的干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抑制打压商人商业活动,并不代表禁止商业,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盐铁官营政策,排除D项。
点睛: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政策之一。历朝在此基础上都有出台相关的具体措施。其中汉代的措施主要有,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入市籍者不得为官,对商人征收重税,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等。重农抑商政策一方面维护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另一方面,在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9.B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庄园中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竞争的情况时有存在,但材料并未提及官营手工业发展如何,不能得出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故A项错误;庄园中的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形成竞争,以获取利润,有利于民间手工业发展,故B项正确;庄园经济是为了满足庄园的需要,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故C项错误;庄园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只是“时有发生”,远不能达到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的程度,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小农经济特点:①以家庭为单位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③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④脆弱性: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