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元大都的设计思想,基本遵循《周礼·冬官考工记》城市建设规制,即“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52.(2020·北京延庆区·高三一模)文化、制度创新和国家统一
材料一  元大都的设计思想,基本遵循《周礼·冬官考工记》城市建设规制,即“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1)结合上图,请指出太庙是(写序号即可)  ;社稷坛是(写序号即可)  
材料二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始皇本纪》
材料三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行省是元朝统治时期广泛设立于全国的地方大行政区,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省”的本意为宫禁,引伸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它滥觞于魏晋北朝、隋朝、唐初以及金初短期出现过的“行台省”,到金朝后期再出现时,已较频繁地使用行省的简称(以前通常简称“行台”)。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掌国庶务,统郡真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从元朝行省地方化的过程可以看出,尽管它与前代王朝的“行台省”、“行省”有某种联系,但仅凭前代的影响,尚远不足以使它在元朝发展成为一套完备的制度。其制度定型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与行御史台一样,仍然是“元王朝特殊的政治军事形势及需要”、“对征服区域控制的政治军事课题”。特殊的民族统治背景,使得行省制度蒙上了一层与汉地传统中央集权体制不甚协调的外方,所谓“蒙汉二元制”。

——张帆读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2)结合材料二、三、四及所学,分析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的背景及特点。
材料五  1247年,蒙古皇子与吐蕃宗教首领、藏传佛教高僧萨班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会谈,就吐蕃地区归附达成协议。西藏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六  海外岛夷之族,澎湖最近,分三十六岛,有七澳介其间。其地属泉州晋泉县。土人煮海为盐,酿秫为酒,采鱼虾为食。至元初,设巡检司,东为琉求,与澎湖相对。——《新元史·琉球传》
(3)结合材料三、四、五、六及所学,简要说明元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历史意义。
答案】(1)①是社稷②是太庙
(2)背景:秦朝统一六国,西周后期分封制弊端日益显露。元朝疆域空前广大,民族成分复杂。
特点:秦朝郡守县令(长)皇帝任命,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元朝其一,是元朝行省同时具有朝廷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的两重性质。其二,是元朝行省虽然具备汉族官制的表象,但本质上仍是蒙汉二元混合的制度。
(2)意义:疆域空前辽阔;行省制度,影响深远,影响直达当代;巩固边疆(西藏)。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形成了新的民族——回回族。
详解】(1)根据“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可知①是社稷,②是太庙。
(2)背景:秦朝:根据“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得出统一六国,西周后期分封制弊端日益显露。元朝:根据“全国的统一”“特殊的民族统治背景”得出疆域空前广大,民族成分复杂。
特点:根据所学可知,秦朝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命,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根据“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得出元朝行省同时具有朝廷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的两重性质;根据“行省制度蒙上了一层与汉地传统中央集权体制不甚协调的外方”“蒙汉二元制”得出元朝行省虽然具备汉族官制的表象,但本质上仍是蒙汉二元混合的制度。
(2)意义:根据“行省制度”得出行省制度,影响深远,影响直达当代;根据“西藏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至元初,设巡检司”得出巩固边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根据所学,还可从疆域空前辽阔,形成了新的民族——回回族等分析总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